正文描述:《八年级数学上册《 幂的乘方》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福建省厦门市莲美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幂的乘方》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模块2总结与练习1.什么是教学设计:3.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有何特点?情景创设;信息资源提供;自主学习策略设计;组织协作学习;组织与指导发现、自主探究。4.对教学目标的阐述应注意哪几点?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的总方向,学习内容的选择、教与学的活动设计、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设计、学习情景的设计、学习评价的设计都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来展开。教学目的是作为统贯教学活动全局的指导思想而存在的饿,他是教学领域里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提出的概括性的总体要求,它所把握的是个科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总方向。5.简述学习者特征分析应包括的内容?学习者特征
2、分析涉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2个方面6.简述教学策略的类别及选择原则? 与获得学习结果有关的方法策略有:讲授法、启发式方法、先行组织者策略、演示法、谈话法、讨论法、操练法、实验法……;与获得动作技能有关的方法策略有:示范-模仿法、操作反馈法;与情感有关的方法策略有:直接强化法、间接强化法……;与建构主义有关的方法策略有:支架式、抛锚式、随机通达式、问题解决式、研究式、协作式。选择原则:没一种方法策略都有各自的特点与适合场合,应当根据当前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进行选择。7.什么是先行组织者策略?有几种类型?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奥苏贝尔认为,
3、能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和保持的最有效策略,是利用适当的引导性材料对当前所学新内容加以引导。这类引导性材料便于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能对新学习内容起固定、吸收作用。这种引导性材料就称为“先行组织者”。不难看出,先行组织者实际上就是上面所述学习者认知结构变量中的第一个变量“可利用性”——即学习者的原有认知结构中存在可利用来对新观念(即新概念、新命题、新知识)起固定、吸收作用的观念。 由于原有观念和新观念(即当前学习内容)之间,可以有“类属关系”、“总括关系”和“并列组合关系”等三种不同关系,所以先行组织者也可以分成三类:8.什么是教学模式?它与教学策略有什么关系?通常把“多种方法策略
4、的组合运用”称之为教学模式,可见,教学模式属于方法策略的范畴但又不等同于一般的方法策略;一般的方法策略是指单一的方法、单一的策略,教学模式则是指两种以上方法策略的组合运用9.创设情境的目的是什么?有哪些方法可以创设情境?学习情境设计的目的是要通过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尽可能吻合的真实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当前的学习主题上来。创设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播放一段视频录像、朗诵一首诗歌、放送一段乐曲、讲一个生动的小故事、举一个典型的案例、演示专门制作的课件、设计一场活泼有趣的角色扮演……。当然,所有这些活动都有一个先决条件——必需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
5、关,否则达不到创设情境的目的。 10.教学设计实践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不同学科对情境创设的要求不同,情境设计要注意学科的特点。(2)把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情境创设的关系。(3)学习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学习者的特征(4)学习情境是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外部条件。(5)学习任务与真实学习情境必须相融合(6)不能滥用媒体情境。案例名称15.1.2幂的乘方科目数学教学对象提供者课时1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幂的乘方是学习整式乘法的基础,导出幂的乘方的根据是乘方的意义和同底数幂乘法的性质。教学时,要突出导出这一性质的过程。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理解幂的乘
6、方的运算性质,进一步体会和巩固幂的意义;通过推理得出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并且掌握这个性质.过程与方法:经历一系列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通过情境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义和探索精神,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探究归纳法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多媒体环境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口述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2.下面的计算对不对?如果不对应该怎样改正?①(2)(3)(4)(5)3、计算学生能由教师的引导进行思考并回答问题、做题,巩固上节课所学
7、的内容,进入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巩固上节课所学的内容,为新课作铺垫二.合作探究试一试:1、读出式子2、3.根据乘方的意义及同底数幂的乘法填空,看看计算的结果有什么规律:(1)(2)(3)(m是正整数)从以上的题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做题,并发现:(对于任意底数a与任意正整数m,n由学生自行推理(根据乘方的意义)(根据同底数幂乘法法则)(根据乘法的意义)学生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得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