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491490
大小:71.5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0
《四年级语文上册 观潮 3教案 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观潮教学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2.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正确概括段意。 3.动用电教手段,把学生带入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促进朗读。 4.结合课文理解“横贯”、“天下奇观”、“人声鼎沸”、“风号浪吼”、“涨”等词语及比喻句。教学用具: 钱塘江大潮录像带(3分钟)音乐录音带(2.5分钟)词语卡片。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趣释题,教师朗诵课文。 目的: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同时创设情境,激情入境,让作品感染学生,训练听、思、说能力。教
2、学手段:用音乐伴朗诵。 用谈话法引出课题: 同学们,你们到过江边吗?你们可知道,大江大海不仅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有波涛汹涌的时候,还有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吸引力的作用,水面会发生定时涨落的现象,这就叫作“潮”。 板书“潮”。 一位曾亲眼看见潮水涨落的人,把他的所见所闻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板书“观”。范读课文。听读思考。 下面请你们听一听他的描绘。请你们听的时候注意:他看到的是怎样的一次大潮?按照他描述的顺序,使你在头脑中出现了几个画面。 教师在音乐的伴奏下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读后学生逐一回答问题。根据回答板书钱塘江大潮,天下奇观。 追问
3、:“天下奇观”的“观”当什么讲?什么叫“天下奇观”? (二)理清文路,分段精读。 目的:知道作者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时间顺序写的,并按照这一顺序正确地给文章划分段落。理解各段主要内容,并能抓住要点准确概括段意。 步骤: 1.理清文路,划分段落。 请大家打开书,快速默读一遍课文,看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段? 2.分段细读,学习第一段。 方法:默读。 要求:边默读边思考:作者在这一段里交代了什么?主要描写了什么? 学生应弄懂,交代了观潮的时间——农历八月十八日早晨;观潮地点——海宁县盐官镇的海塘大堤上,描写
4、了观潮人的心情——急切地等待;观潮的场面——人山人海;潮来前江面的景象——平静、雾蒙蒙。(这是主要的) 要求学生抓住主要意思概括段意。 学习第二段。 目的:理解作者由远及近,从声、形、色等方面描述了大潮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与力,激发学生赞美、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手段:录像 教学方法:质疑探索法、组织讨论法、总结归纳法和边议边读。 教学形式:学生自学、小组议论、全班讨论三种教学形式相结合。 ①指名学生读第二段。 要求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的?又是从哪几方面来描述的? 读后引导学
5、生依次讨论这两个问题。 通过讨论明确: a.作者是按照远—稍近—再近—更近的顺序写大潮中景象的。 b.作者是从声音、形状、颜色这三方面来描述大潮的。 ②启发质疑。 让学生提出初读时不懂的问题。 ③引导学生观看录像。 释疑解惑,帮助理解,边看边引导“图”“文”对号。 ④导入学生自学。 刚才你们看了钱塘江大潮的录像,现在再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把大潮那种惊心动魄、奇异壮观的景象生动、形象而又逼真地描述出来的,请你们仔细地阅读,很好地体会一下。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小组议论。 ⑤组织学生讨论。 边讨论边自由读。 需讨论明确下列问题:
6、 a.大潮从远处出现,人们看到了什么?这是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样比? b.“横贯”是什么意思? c.“形成一道白色城墙”是什么景象?这样比,说明了什么? d.“千军万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是怎样的景象? 这里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比,表现出什么? e.大潮由远及近,从声音、形状上的发展是怎样的? f.刚听到大潮的声音时人们是什么心情?刚看到大潮的样子时,人们是什么心情?大潮越来越近时,人们闻其声、见其形后心情又怎样? ⑥理解后朗读。 指名学生读,其他学生看录像听读。再次感受大潮
7、的美与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⑦概括段意。 谁能用一句话把潮来时声音、形状由远及近的发展表述出来。 学习第三段。 ①指名学生读。 ②理解“风号浪吼”、“涨”等词的意义。 ③抓住主要内容概括段意。 ④小结 如果你是一个观潮者,面对如此壮观的景象,你会感到怎样?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小结:是啊,同学们还曾记得吧,那神奇美丽的五彩池;雄伟壮丽的瀑布;四季如画的小兴安岭;还有这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这就是我们可爱祖国的山山水水,我们怎能不感到自豪,作者也正是把这种热爱与自豪之情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 (三)再读全文。 方式:指两名学
8、生读第一、三段,全班齐读第二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