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曹刿论战》备课资料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曹刿论战》备课资料 人教新课标版

ID:29423693

大小:78.06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19

九年级语文下册《曹刿论战》备课资料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曹刿论战》备课资料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曹刿论战》备课资料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曹刿论战》备课资料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曹刿论战》备课资料 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曹刿论战》备课资料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九年级语文下册《曹刿论战》备课资料人教新课标版介绍背景,导入新课(“十面埋伏”音乐响起,教师走上讲台。)师:在“十面埋伏”音乐声中,我们一起走进春秋,走进古战场。春秋初期,齐襄公政令无常,他的两个弟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分别逃到鲁国和莒国,齐襄公被杀后,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取王位,他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公子纠也在鲁国军队的护送下,回国抢夺王位,但被齐桓公打败。鲁庄公十年,齐桓公借口鲁国曾帮助过公子纠,举兵攻鲁,弱小的鲁国在长勺打败了入侵的齐国。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鲁国史官左丘明在《左传》中解释了《春秋》记载的这次著名的“长勺之战”。

2、下面我们了解《左传》。(教师出示第一张幻灯片。)文学常识《左传》是春秋时期根据鲁国的历史写的编年体史书,传说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作 。《左传》,《公羊传》,《毂梁传》合称“春秋三传”。二、读准音,读顺文,读懂意师:下面我们学习《左传》中这篇解释“长勺之战”的《曹刿论战》,我带领大家进入第一个环节——录音棚。(教师出示第二张幻灯片。)录音棚读准音,读顺文,读懂意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清句子停顿和字的发音。2,学生互相听读。学生同位之间,我读你听,互相纠正句子停顿和字的发音错误。3,师生合作朗读。一男同学读文章叙述性的语言,教师、女生和男生分别读乡人、曹刿和鲁庄公的语言。

3、师:大家朗读得非常准确。在朗读过程中,我们一定发现有许多句子不会翻译,希望同学们互相讨论后提出来,我们一起尝试用“翻译五字法”来解决。(教师出示第三张幻灯片,教师介绍“五字法”。学生小声交流。)文言翻译五字法“留”:国号、年号、地名、人名、官位,书名要留,即直接写下来。“替”:有些古词语与现代汉语词义有较大的出入,要用现代汉语加以替换,例如将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调”:文言词序与现代汉语词序不一致时,翻译时要把它调整过来。“补”:文言中省略的成份,翻译时要补出。“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学生1:“何以战”怎么翻译?师:这位同学带头提出问题了,哪位同学来试着解决这个

4、问题?学生2:我认为可以用“五字法”的“调”和“补”来解决,翻译时要把“以”提前,“何”置后,句前加上省略的“您”,句中加“和齐国”,翻译成“(您)凭什么和齐国作战呢?”师:这位同学“五字法”用得准确。还有哪些同学提出问题?学生3:“弗敢加也”中的“加”怎么解释?学生4:我看注释,这里“加”是“虚夸”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的意思不一致。翻译时要用“替”的方法来解决。师:我们一起找一找本文还有哪些古今义不一致的词语。┉┉三,    演角色,品人物,释疑难师:大家已基本疏通了文意,我想由大家推荐两个同学来分别扮演鲁庄公和曹刿,将文中人物的对话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演一场课本剧。教

5、师出示第四张幻灯片:小舞台演角色,品人物,释疑难。(学生反响热烈,推荐了一男同学和一女同学分别扮演鲁庄公和曹刿。)师:鲁庄公、曹刿有礼了,这讲台既是鲁庄公的王宫,又是战斗时所乘的战车。这场课本剧分三个片断:请问——参战——释疑,每个片断我先说几句旁白,你们就开始演。(两名学生开始表演,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师:请同学们评一评这两位同学的表演。学生5:他们表演得活灵活现,人物对话表述得很准确,还自己设计了一些人物动作,例如从讲台上下来察看地面的动作,对应了“下视其辙”。但我发现他们少了一个“登而望之”的动作。师:你来表演这个动作,可以吗?(学生5手搭凉棚,做了一个朝远

6、处望的动作。)师:动作准确,我们要注意“视”和“望”的含义区别,“视”是从近处察看的意思,“望”是朝远处看的意思。同学们在观看表演时,肯定有一些关于这两个人物的问题,请大家互相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学生互相提出问题,讨论解决问题,教师深入学生中间参与讨论。)学生6:曹刿为什么仅凭鲁庄公提出的第三个条件,就肯定能与齐军作战?师:这位同学抓住了文中关键语句来提问,哪位同学回答?学生7:鲁庄公按照实情断案,这是忠于职守,为民办实事,能够取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拥护。我认为“取信于民”是治国的根本。师:这位同学有自己的见解,懂治国之道。春秋时各国遇到大型战争时,仅凭常规部队是

7、不够的,还必须大量地从老百姓中征兵,如果老百姓不拥护君主,他们就不会跟随君主去卖命的,正所谓:“君为舟也,民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曹刿深知这点。(教师板书:战前——取信于民)学生8:曹刿为什么要等到“齐人三鼓”后才让鲁庄公击鼓进军?师:我们能不能从文中找出解释的文字?(学生阅读文章,从第三段中找到了对应的解释文字,并大声读了出来。)师:这表现了曹刿善于捕捉战机,他在战中捕捉到哪两个战机?同学们能不能用文中词语概括出来?学生9:曹刿抓住了“彼竭我赢”之时进行进攻,抓住“齐军败绩”之时进行追击。学生10:应该是抓住“辙乱旗靡”之时进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