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

ID:29421471

大小:68.0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9

九年级语文上册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沁园春·雪》教学设计文本解读:《沁园春·雪》是1936年2月20日,毛泽东在陕西清涧县袁家沟指挥红军准备渡河东征抗日时写的一首咏雪抒怀之作。当时毛泽东在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眺望茫茫的北方大雪,诗人诗兴大发,一挥而就写下气吞山河的这首词。词作上片描写了雄伟壮阔、妖娆美丽的北国雪景,尽现祖国山河之壮丽。开篇以“北国风光”总领全片,接着“千里”、“万里”互文见义,既表现了祖国幅员之广大,又反映了诗人视野之辽阔。一下子把读者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冰封”凝然安静,“雪飘”舞姿轻盈,静动相衬,尽现北国雪景妖娆美丽。“望”字将“北国风光”落到实处。展现了

2、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这些最能反映北国风貌的雄伟景观。“长城”照应“万里”,“黄河”呼应“千里”;莽莽”则呈现“雪飘”之貌,“顿失”则写出“冰封”之快,而“舞”、“驰”二字极为传神地把冰雪覆盖的群山高原写活了,赋静景以动态,使之具有活泼奔放的气势。这些景象非作者目光所及,是诗人视野在想象中的延伸扩展,从而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特别是“欲与天公试比高”更使人感受到作为革命领袖的诗人的豪迈意兴。“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三句借助想象,写出雪后晴朗、妖艳、多姿多彩的景象,那赞美之情更是溢于言表。词作下片议论、抒情。即由上片之景而生情。“江山如此多妖”承上,总括上片的写景,对“北国风

3、光”作总评,是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直接倾诉。“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启下,展开对历代人物的评论,寓情于议,抒发诗人的伟大抱负。一个“惜”字意味丰富,“惜”中有褒,肯定“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他们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而且是“无数英雄”之中的杰出者,他们具有雄才大略,对历史的发展有过巨大的影响;“惜”中有贬,作者以“略输文采”“稍逊风逊”“只识弯弓射大雕”含蓄地批评他们长于“武功”而短于“文治”,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建树不多,个人的文字也欠缺;“惜”中寓志,蕴含后来居上的气概,以及超越历代英雄人物的自信。“俱往矣”三个字象一把铁扫帚,一挥扫清万古,将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的历史一笔带过,就

4、势折入今天,点出全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今朝”登上历史舞台的无产阶级必在文治武功方面超越前人,创造出空前伟大的业绩,开辟一个崭新的时代。抒发了诗人作为无产阶级的代表,人民的领袖的壮志和抱负。作者以“今朝”作结,一山飞峙,峻增而起,气势磅礴,神韵隽永,意味深长。这首词熔写景、议论与抒情为一炉,水乳交融,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乐诗词的豪放风格。因此,教学这首词,应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发挥想象,细致感知词中的形象(意象)——诗人笔下的北国雪景图,深切体会诗人的胸怀、气质和思想感情。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借助朗读、想像加深对诗歌中所描绘的具体景象、画面的理解,

5、从而深入领会诗歌的意境。2、把握诗歌的情感,通过比较,引导学生理解诗词中议论、抒情的作用。3、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教学重点:感悟诗词的意境,把握诗歌的感情。教学难点:理解诗词中议论、抒情的作用。课时安排:2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朗读全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学习上阕:写景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给大家讲个故事。那是一九四五年秋天的一天,山城重庆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国民党反动派出动上万的军队和特务,查封了《新华日报》等多家报馆,并把当天发行的所有报纸全部收缴上来。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原来是当天的报纸上

6、发表了一首词,这是怎样的一首词,使得国民党反动派如此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呢?大家想不想知道这首词?那就请大家翻开课本,我们一起来合作探究第一课《沁园春·雪》。二、解题1、“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它告诉我们这首词所写的是(雪)景。2、“1936年2月”交代写作背景。背景资料:《沁园春·雪》是1936年2月20日,毛泽东在陕西清涧县袁家沟指挥红军准备渡河东征抗日,一场大雪之后,诗人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源上视察地形,眺望这茫茫的北方大雪,诗兴大发,一挥而就写下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当时,中央红军已胜利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就在这中华民族

7、生死存亡的紧急时刻,中国共产党制定出在全国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为了宣传党的这一政治主张,以实际行动推进全国抗战高潮,毛泽东、朱德率领红一方面军,以“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名义,于1936年2月20日渡黄河东征,取道山西,奔赴河北抗日前线。3、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冲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