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412077
大小:69.5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9
《三年级科学下册 种子变成芽5教案 教科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种子变成芽》案例分析“那是什么?”“好像是几颗豆子!”“不是,是各种种子!啊,也不是的,是种子长芽了!”“啊,是的!你看、你看……”课前准备时,一组配有悠扬音乐的图片在大屏幕上任意地播放着。进来的学生看到了,叽叽喳喳地讨论着,他们看到我进来了,静了一下,但是看到老师好像没有责怪他们的意思,又用惊喜的语气小声地讨论着……这是《种子变成芽》上课前的一个小插曲,当上课的铃声响起时,学生没有端端正正地坐好,但是他们的情绪很好,看着这种情景,微笑挂在了我的脸上!“小朋友们,春天的气息你们闻到了吗?”伴着他们清亮的回答,这一节课开始了!背景分
2、析《种子变成芽》是三年级科学(下)中,植物单元的第一课时,本单元的设计目的是想通过引导学生种植、培养一株植物来了解这种植物的生长过程。并且以这种植物为载体,在学生的脑海中构建起一个认识植物的“模型”,让这个“模型”去引导学生认识其它植物,成为学生与植物亲密接触的一个开端。因此作为植物生长过程的第一个步骤,本课时对于后面几课的学习,甚至是对于整个单元的延伸都有着较大的引领作用。而众所周知,种子发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怎样让学生在一节课中体验到一种生命的萌发,一个种子变成芽的过程,并且把这种情绪延续到今后几课的学习,是我一直思索的问题!过
3、程分析课前十天的小任务:用你觉得最好的方法任意播种。在教材上,播种是学完这一课时后的任务。但是考虑到城市学生,真正见过种子变成芽的小朋友是极为少数的,为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我在课前提前布置了这个任务,让学生自己先去尝试一下。这样,一方面播种发芽成功的小朋友的小成果可以从视觉上给其他学生带去播种的渴求,另一方面没有发出芽的小朋友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更有一种探索的欲望!教学流程:一、课前引入:种子变成芽各阶段的图片展示。这个过程作为课前情景的一个创设,不是刻意地让学生去接受些什么,只是让学生在思想上有一个潜意识的渗透,结果就出现了本文
4、开头的一幕!记得情绪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和情意过程,而人的情绪感情又可以促进或阻止人的认知过程。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下,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是思维敏捷,反应积极。“你们怎么会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的呢?”我故作惊讶地问道。“种子发芽了!”“种子在呼吸!”“小生命在生长!”……一连串出乎意料的回答,让我们的种子顿时变得生动!于是很自然地进入了下一个环节!1、交流播种情况,认识各种不同的种子。已发芽的小朋友骄傲地把他们的小成果带到了展示台前,“你用什么种子播的种,能描述一下它的样子吗?”“黄黄的,椭圆的,还是可以吃的……”
5、“呵呵!”小朋友们听了都善意地笑了!“小小的,旁边还有一个小黑芽呢!”兴致正高的一个小朋友早已忘了举手为何物,早早地喊着帮他作了补充!我没有批评他,这是孩子情感最真实的表现,不是吗?“这是什么种子呢,你们能在你们的桌子上把它找出来吗?”同组的小朋友一起拥向了桌上放各式种子的小碟子,“是黄豆,是这颗!”“是吗,我认识这颗,是绿豆……”小朋友们自然而然地已经关注起了其它的种子!“这是什么种子长成的小苗,竟然已经长这么大了,真不简单!”我故作夸张地展示了一棵长势正旺的蚕豆苗,成功而又不留痕迹地拉回了小朋友们的注意力!“是蚕豆!”“就是扁扁
6、的,绿色的那个!”“就是这颗……”一个小朋友干脆举起了他在桌子上找到的种子!“是吗?小朋友们真不简单,桌子上还有那么多的种子你们都认识吗?”“谁能描述一下你最熟悉的一种种子,让其它小朋友来猜猜它的名字!”“我能!”“我来!”“我……”望着小朋友们举到站起来的小手,不认识种子的小朋友,还能不急吗?在这一活动环节中,我没有说“我们来认一认种子”,“我们来描述一下各种种子”,我也没有说“下面我们小组合作……”,但是在开放的环境中,在找一找、猜一猜中,在那一株株充满绿意的小苗的牵动下,在无意识中,所有的目的都达到了!2、小组解剖种子,比较认
7、识种子的内部特点。在经历了前一个活动后,大多小朋友都比较激动,这么一颗颗看起来平凡的种子,竟还能变得那么有生命力!看着种子,再看着发芽的小苗,他们想知道些什么呢?“种子是怎样长大的?”“种子真的能长那么大吗?”“种子里面有什么呢?”……顺着他们的思路,“是啊,种子里面到底有什么呢?”接下来的解剖种子的活动,小朋友们异常地投入!而且在解剖时我在数量上进行了限制,小组四位同学每人选择分发到的四颗不同种子中的一颗进行解剖,并让他们在完成以后比较一下组内小朋友种子的异同点。在实际操作中,解剖种子数量的限制并不是剥夺他们更多动手的机会,相反地
8、我们知道:在小组活动中,性格外向、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无疑会成为主角。有时几次活动下来,有几个学生事实上只是旁观者而已!而每人选择一颗,他们却很自然地进行了协调……再有让他们比较异同的活动,比较不是目的,既然各位小朋友的种子是不同的,他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