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 3.1.1—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教学设计 新人教a版必修4

高中数学 3.1.1—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教学设计 新人教a版必修4

ID:29367901

大小:45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19

高中数学 3.1.1—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教学设计 新人教a版必修4_第1页
高中数学 3.1.1—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教学设计 新人教a版必修4_第2页
高中数学 3.1.1—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教学设计 新人教a版必修4_第3页
高中数学 3.1.1—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教学设计 新人教a版必修4_第4页
高中数学 3.1.1—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教学设计 新人教a版必修4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 3.1.1—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教学设计 新人教a版必修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两角和与差公式的推导过程;2.培养学生利用公式求值、化简的分析、转化、推理能力;3.发展学生的正、逆向思维能力,构建良好的思维品质;4.引导学生建立两角差的余弦公式,通过公式的简单应用,使学生初步理解公式的结构及其功能,并为建立其他和差公式打好基础.【导入新课】创设情景,揭示课题以学校教学楼为背景素材(见课件)引入问题.并针对问题中的用计算器或不用计算器计算求值,以激趣激疑,导入课题.教师问:想一想:学校因某次活动的需要,需从楼顶的C点处往该点正对的地面上的A点处拉一条钢绳,为了在购买钢

2、绳时不至于浪费,你能算一算到底需要多长钢绳吗?(要求在地面上测量,测量工具:皮尺,测角器)问题:(1)能不能不用计算器求值:,,?(2)设计意图:由给出的背景素材,使学生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唤起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和抛出新知识引起学生的疑惑,在兴趣和疑惑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习方向.新授课阶段一、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过程1.三角函数线法:问:①怎样作出角、、的终边?②怎样作出角的余弦线OM?③怎样利用几何直观寻找OM的表示式?设计意图:尽量用动画课件把探索过程展示出来,使学生能从几何直观角度加强对公式结构形式的认识.(1)设角终边与单位圆

3、地交点为P1,.(2)过点P作PM⊥X轴于点M,那么OM就是的余弦线.(3)过点P作PA⊥OP1于A,过点A作AB⊥x轴于B,过点P作PC⊥AB于C那么OA表示,AP表示,并且于是OM=OB+BM=OB+CP=OA+AP=.最后要提醒学生注意,公式推导的前提条件:、、都是锐角,且.2.向量法:问:①结合图形,明确应选哪几个向量,它们怎么表示?②怎样利用向量数量积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得到结果?③对探索的过程进一步严谨性的思考和处理,从而得到合理的科学结论.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利用向量知识解决一个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向量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简洁性.如图,建立单位圆O:

4、AOBxy,由向量数量积的概念,有由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有因为、、都是任意角,所以也是任意角,但由诱导公式以总可找到一个,使得.于是对于任意角、都有例1利用差角余弦公式求的值.(求解过程让学生独立完成,注意引导学生多方向、多维度思考问题)解法1:解法2:(让学生联系公式和本题的条件,考虑清楚要计算,应作哪些准备)解:由,得又由,是第三象限角,得所以让学生结合公式,明确需要再求哪些三角函数值,可使问题得到解决.二、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的推导与运用.让学生观察认识两角和与差正弦公式的特征,并思考两角和与差正切公式.(学生动手).通过什么途径可以把上

5、面的式子化成只含有、的形式呢?(分式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得到.注意:以上我们得到两角和的正切公式,我们能否推导出两角差的正切公式呢?注意:.例3已知是第四象限角,求的值.解:因为是第四象限角,得,,于是有两结果一样,我们能否用第一章知识证明?例4利用和(差)角公式计算下列各式的值:(1);(2);(3).解:解此类题首先要学会观察,看题目当中所给的式子与我们所学的两角和与差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中哪个相像.(1);(2);(3).例5化简解:此题与我们所学的两角和与差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不相象,但我们能否发现规律呢?思考:是怎么得到的?,我们是构造一个叫使它的

6、正、余弦分别等于和的.课堂小结本节我们学习了两角和与差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我们要熟记公式,在解题过程中要善于发现规律,学会灵活运用.作业见同步练习拓展提升一、选择题1.的值为()A.B.C.D.2.的值为()A.B.C.D.3.已知,则的值等于()A.B.C.D.(A)(B)(C)(D)(A)(B)(D)(A)(B)(C)(D)二、填空题7.化简=.8.若,则=.三、解答题、12.已知,求的值.参考答案1.C2.C3.B4.B5.C6.A7.8.9.10.111.12.解:由,得;又由,得;因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