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 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5

高中数学 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5

ID:29367779

大小:15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9

高中数学 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5_第1页
高中数学 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5_第2页
高中数学 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5_第3页
高中数学 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5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 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等比数列前项和(第一课时)一、课标要求:知识与技能:(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2)通过教学解决等比数列的,,,, 中知道三个数求另外两个数的一些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猜想、分析、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进一步渗透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辩证观点,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发现的成就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及运用难点:等比数列的前n项

2、和公式的推导.关键通过具体的例子发现一般规律三、教学思路:本课时要使学生熟悉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并知道求和公式的推导的方法:错位相减法。与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课题,用比较简单的数据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出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并观察公式使用的条件:变量,,,,中知道3个就可以求出其余2个变量。四、教学过程:Ⅰ、课题的引入引例:某企业拟给学校一批捐款,假如有以下两种方案:方案1.第一次捐100万元,第二次捐200万元,第三次捐300万元……全部捐款分64次到位;方案2.第一次捐1元,第二次捐2元,第三次捐4元……依此每一

3、次的金额是前一次的两倍,全部捐款分64次到位。试问:采纳哪一种方案,学校得到的捐款较多?(问题导出等比数列前n项求和的计算)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方案1:求首项为=100,公差d=100的等差数列的前64项和;计算方案2:求首项为=1,公比q=2的等比数列的前64项和。那么怎样计算方案2的呢?设计意图:通过案例的引入,创设教学情境,在情境的暗示作用下,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参与了情境中的角色,这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活动就会极大的调动起来。Ⅱ、新课讲解:1、数列前n项和的定义:一般地,对于等比数列,它的前项和是(通过简

4、单数列的分析使学生自己发现总结等比数列求和公式)观察下列2个数列的特征:数列1:12481632数列2:248163264学生思考后:数列1,数列2都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数列2中的每一项都是数列1中对应项的2倍;数列2中第n项和数列1中的n+1项相等;问题:数列1的和为,数列2的和为,那么与的关系,=?,学生回答:=2(q=2);=64-1=63思考过程分析:=2+4+8+16+32+64-1-2-4-8-16-32=(64-1)+(2-2)+(4-4)+(8-8)+(16-16)+(32-32)=63这里我

5、们可以知道的求和除了数列的每项相加之外,还可以利用一个新的数列的和(=q),通过做差的方式得到数列1的和。设计意图:用比较简单的数据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出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2、公式的推导:方法一:对于一般的等比数列,其前项和①构造新的数列的前n项和:②①—②我们可以得到:③(提出问题通过③能否直接推出)当时,可知:当时,由③得.综上所述: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我们把这种数列求和的方法叫做“错位相减法”公式简单的变化:时,=方法二:有等比数列的定义,根据等比的性质,有即(结论同上)围绕基本概念,从等比数列的定义出发

6、,运用等比定理,导出了公式.3、应用举例:学习了等你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我们回头来看看开始引用的例题:方案2:求首项为=1,公比q=2的等比数列的前64项和。计算:通过对比方案1我们就可以知道选取方案2学校得到的捐款更多。(以一个例题来熟悉等比数列前n和的公式)板书:例题1:求下列等比数列前8项的和,⑴、;⑵、;解答(略)例题2:(课本64页例2)设计意图:(1)加强学生对公式的认识和记忆,突出教学重点;(2)帮助学生明确解题步骤,规范解题格式,提高运算能力;(3)重视课本例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学生对公式

7、的应用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4、公式中的变量:等比通项公式中变量为,,,,他们四个中知道了3个就可以求出其另外一个,而前n项和中的变量是,,,,,这五个变量中最少知道几个就可以求出其余的?假如:已知等比数列中的,,能不能求,呢(学生讨论)已知等比数列中的,,能不能求,呢(学生讨论)总结学生的结论:5个变量中只需要知道其中任意的3个就可以知道其余的2个Ⅲ、课堂练习:课本66页练习1Ⅳ、课堂小结:1、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2、等比数列求和的方法:错位相减法设计意图: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概括能力。V、

8、作业:课本69页A组第1、2、3、5、题B组第1题选作题: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有无其他推导方法设计意图: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达到巩固教学效果的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