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211484
大小:111.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17
《高二生物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精讲 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二生物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精讲人教版一.学习内容:本周首先要学习的是神经调节,要求同学们了解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特征,掌握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神经系统对兴奋进行传导的基本规律以及人体的一些高级神经活动。区别植物性神经和动物性神经的功能差异。本周还要学习体液调节的内容。包括体液调节的概念,知道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动物激素调节的种类和生理作用,激素的分泌调节,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以及其他化学物质的调节。本周最后要学习的是动物的行为,在理解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的基础上,要求同学们能够掌
2、握在动物的行为调节中神经调节,激素调节作用。二.本周学习重点与难点:(一)学习重点:1.动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2.激素分泌的调节。3.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4.兴奋的传导。5.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二)学习难点:1.激素分泌的调节。2.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3.兴奋的传导。4.植物性神经与动物性神经的作用。5.动物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对动物行为的共同作用。三.学习内容及疑难解析:神经系统(一)神经系统的结构:1.2.3.是最低级的反射中枢,将躯体各部分和大脑活动联系起来,同时可以完成某些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
3、的基本反射活动,如:曲肌反射、牵张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吮吸反射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等。在这里请同学们注意:Ⅰ.脑和脊髓构成中枢神经系统,通过枕骨大孔相互连续Ⅱ.脑神经从脑下发出,主要支配头部和劲部;脊神经以前根和后根呈节段性从脊髓发出,穿出椎间孔,支配身体其余部位。(二)神经元的结构:1.2.在这里请同学们注意:Ⅰ.神经元胞体内合成的物质(蛋白质、分泌物),可通过轴浆运输到轴突末端。Ⅱ.一个神经元可通过突触影响多个神经元的活动;同时,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通过突触可接受许多神经元的影响。Ⅲ.神经纤维是由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髓
4、鞘构成的。Ⅳ.髓鞘指的是神经纤维的外面对神经元起着支持、营养与保护作用的结构,内含神经胶质细胞。Ⅴ.神经元按照其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Ⅵ.神经纤维按照其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传入神经纤维和传出神经纤维。(三)神经纤维传导的一般特征:1.生理完整性:要求结构和功能上都是完整的。在神经元断口上,冲动不能向前传导;机械压力、冷冻、电流、化学药品等因素使纤维的局部功能改变,冲动传导终止。2.绝缘性:神经纤维各自传导本身的冲动,不波及临近的神经元,同时传导而互不干扰。能够保证神经调节的精确性。3.
5、双向传导:刺激神经纤维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冲动均可沿着纤维向两侧方向同时传导。4.相对不疲劳:神经纤维能不断的接受刺激和传导冲动,对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有重要意义。与肌肉组织相比,神经纤维相对不疲劳。神经调节(一)神经调节是人和高等动物进行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调节方式:(二)神经调节的意义:(三)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神经系统调节动物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1)反射的概念:反射指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对体内和体外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2)反射活动的种类:①非条件反射:动物生下来就有的,通过遗传而获
6、得的先天性反射。②条件反射:动物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训练逐渐形成的后天行反射。非条件反射先天的数量少中枢在大脑皮层永久性非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后天的数量多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暂时性条件刺激两者联系条件反射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需要经常用非条件刺激加以强化2.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1)反射弧的结构:①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部分,大多数具有附属结构。②传入神经:由感觉神经元发出的感觉神经纤维构成。③神经中枢:脊髓、脑干、小脑、大脑。④传出神经:由运动神经元发出的运动神经纤维构成。⑤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7、。(2)反射过程的完成必须要有完整的反射弧: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感受刺激产生兴奋分析综合产生相应活动在这里请同学们注意:Ⅰ.反射弧的结构必须是完整的。Ⅱ.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Ⅲ.感受器是由感觉神经末梢或感觉神经末梢及其附属结构组成的。Ⅳ.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及其附属结构组成的。Ⅴ.运动神经末梢不能单独构成效应器,必须与它们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共同构成效应器。Ⅵ.感觉神经末梢可以单独构成感受器,如痛觉感受器。(三)兴奋的传导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把兴奋传导出去。
8、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神经元状态:未受刺激:细胞膜内外电势膜外正电、膜内负电位。受刺激点:快速电势变化(兴奋)膜外负电、膜内正电位。临近未兴奋部位:电势不变膜外正电、膜内负电位。(2)刺激效果:细胞外的兴奋部位与细胞内的未兴奋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细胞外的兴奋部位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