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下册认识论试卷 人教版

高二政治下册认识论试卷 人教版

ID:29194271

大小:46.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17

高二政治下册认识论试卷 人教版_第1页
高二政治下册认识论试卷 人教版_第2页
高二政治下册认识论试卷 人教版_第3页
高二政治下册认识论试卷 人教版_第4页
高二政治下册认识论试卷 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下册认识论试卷 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哲学下册认识论复习题(总分:100.0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从第1小题到第30小题每题2.0分小计60.0分;共计60.0分。   1、为提高长江的防洪能力,并收蓄水发电之利,三峡工程正在夜以继日地进行;为解决广东等地能源缺乏的问题,几个核电站已陆续投入建设之中。为攻克医学难题,造福患者,医务界已开始通过网络与外国专家进行会诊,跨国联合攻克医学难题。如此等等,表现了[  ]A.人类有着认识世界的能力B.人类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表现出特有的主观能动性C.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   2、21世纪,人类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日益成为真正的资本和首要的财富,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靠知识和科技的推动。从哲学上看知识经济的到来表明了[    ]A.意识将最终成为世界的本源B.物质和意识相互决定相互作用C.意识的能动作用将越来越大D.知识和科技将成为物质的来源   3、我国实行扩大内需的政策,有效地抵御了国际经济风险,保持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这体现的哲理是 ①认识和改造世界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③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④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A.①②③  B.①③④

3、  C.①②③④  D.②   4、我国实行扩大内需的政策,有效地抵御了国际经济风险,保持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这体现的哲理是 ①认识和改造世界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③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④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   5、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水生生物资源及其环境面临着诸多因素的威胁,专家提醒,“水域生态荒漠化”正在逼近。水域荒漠化,罪魁是污染。人们过度捕捞,超密度繁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可见[  ]A.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的发展起

4、消极作用B.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体现C.人类的活动不能违背客观规律D.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   6、恩格斯指出:“人类可以通过改变自然来使自然界为自己服务,来支配自然界。但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人类统治自然界决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能够认识和正确地运用自然规律。”这表明的哲学道理是[    ]A.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无限的B.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是辩证统一的C.只要认识了规律就能利用规律D.只有站在自然界之外才能统治自然界   7、人们曾经为能够围湖造田而豪气冲天,也曾为能够利用森林木材

5、的经济价值而沾沾自喜。“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恩格斯语)。这表明[  ]A.认识和改造世界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B.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C.尊重客观规律妨碍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D.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容易导致忽视客观规律   8、1998年,我国南北方都发生了特大洪水,这与森林过度采伐,植被受破坏,水土流失,泥沙淤积,行洪不畅有关。因此,国家决定停止对长江、黄河上游地区的森林的砍伐,并启动长江天然林保护工程,宣布从1998年9月1日起,川西原始天然林区

6、停止一切砍伐行为。这一举措说明了[  ]A.世界上事物联系是无条件的,绝对的B.人们可以创造条件改变规律C.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D.限制规律的作用才能变害为利   9、意识、认识、真理、理论、科学理论的共同点是[  ]A.客观物质对象在人脑中的反映B.客观物质对象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C.客观物质对象在人脑中的系统反映D.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在人脑中的反映   10、现象与本质的最主要区别是[  ]A.现象是对事物片面的认识,本质是对事物各个侧面的认识B.现象是事物多变的容易消失的东西,本质是永恒不变的东西C.现象是

7、可以被人直接感觉到的,本质只靠人的思维去把握D.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   11、“人们在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反复了多次,在大脑中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感性材料之后,就会产生认识过程的质变,上升到理性认识。”这句话表明[  ]A.感性认识数量上的总和就是理性认识B.感性认识重复多次就自然形成了理性认识C.感性认识是认识的起点,是理性认识的来源D.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12、实现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前提是[  ]A.对感性材料的加工制作B.开动脑筋,善于思考C.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占有大量的感性材料D.勇于实

8、践   13、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  ]A.人只要开动脑筋,就会获得理性认识B.思考在认识事物与规律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C.只学习不思考就不能获得对事物的认识D.进入人脑的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