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第三实验小学教学工作汇报材料

胜利第三实验小学教学工作汇报材料

ID:29179829

大小:5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7

胜利第三实验小学教学工作汇报材料_第1页
胜利第三实验小学教学工作汇报材料_第2页
胜利第三实验小学教学工作汇报材料_第3页
胜利第三实验小学教学工作汇报材料_第4页
胜利第三实验小学教学工作汇报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胜利第三实验小学教学工作汇报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找准“立足点”彰显特色走内涵发展之路胜利第三实验小学教学工作汇报材料一年来,学校牢固树立素质教育办学思想,秉承“让每位教师发展,让每位学生成长”的教育理念,立足实际,面向全体,以优化学校管理为先导,以全面提升课程实施水平为主线,以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质为保障,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认真实施“123”工程,探索出了一条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之路,推动了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全面提高了育人质量,取得了可喜的办学效益。一、立足一个基础——全面提升课程实施水平一年来,依据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三

2、要素,着力于优化学科课程、开发完善校本课程,积极探索优化素质教育质量增长的途径和方式,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特色逐步凸现。1.突出抓好“五个”规范,确保开齐、开足一是规范课程设置,开足、开齐课程。学校按照课程方案的要求,开全所有规定的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并开发了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五大类20余门校本课程。二是规范课时,不随意增删课时。所有学科设置的课时均符合规定。三是规范学生的作业量,以精选促实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这项工作由级部主任和班主任共同把关,由分管领导监督执行。四是规范学生的作息时间。对

3、学生进校、上课、睡眠时间、在校时间等等,都做出了非常明确的规定。五是规范评价考试招生制度。全面实行无分数评价,不单纯的以成绩对教师、学生进行评价等。2.重点抓好考查学科、地方课程等薄弱学科上课质量一是加强这些薄弱学科师资培训,提高授课水平。二是加强日常执行课程表监控,建立督导通报制度,确保按课表上课。三是开展考查学科和地方课程等薄弱学科教学成绩奖的评定,调动教师上课积极性。四是开展学生评教活动,对任课教师整个教学、上课情况进行评教,评教情况记入学期任课教师课堂教学积分,引入学生监督机制。3.构建

4、完善的校本课程体系依托校园文化,开发了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让爱传承—锦绣校园天地宽”系列学校课程,分为华夏文明、国学经典、魅力校园、蒙山沂水、七彩课堂五大类20余门校本课程。并认真做好课程开设和课程评价运行机制的探索和研究,做到了与学校管理结合起来,与学生实践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构建起了完善的校本课程体系,培育了“让爱传承,大爱无边”传统文化教育特色。以各种文体活动小组、科技活动小组为载体,以中华传统为主题,积极开发了乒乓球课(乒乓球台室内台10副,室外台10副)、篆刻课、书法课、手工课、泥塑

5、课、剪纸课等活动课程,形成有特色的活动课程,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去年11月份,我校承办了全区校本课程现场会,向全区的同行展示了我们的校本课程,反响强烈,效果明显。二、搭建两个平台——常态、问题教研和名师联盟教研61.搭建“常态、问题教研”平台,强化教师问题意识(1)以“问题教研”为抓手,积极开展校本教研。遵循“问题——设计——实践——反思”活动流程深入开展问题教研。排查问题——教师在自我反思中发现教育教学存在的困惑和问题,并和教研组的成员们进行交流,选择大家都感兴趣、带有共性的问题,作为校本教研

6、的主题。制订计划——根据教研主题,搜集、学习、整理相关的文献,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的症结和关键,在骨干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和方案。行动实践——根据制定的研究计划,教研组成员进行分工,分头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和探索,并保持探索过程中的同伴互助。修改方案——结合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教研组反思,修改原来的行动计划,使之更加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再次实践——依据新的实施方案再次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取得第一手的实践资料。并注意反思实践过程是否和修订之后的方案相吻合。总结反思——教师个人将参加这

7、次校本教所活动中感触最深的一件事、一个教育教学片段,通过案例的形式撰写出来,并和全组老师一起分享。同时教研组总结本次教研活动开展过程的得失,写出教研活动的报告。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做到有问题及时解决,有经验及时传递,使教研深入教学一线,直接服务于教学,帮助教师排忧解难,分析原因,达到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目的。(2)夯实常态教研,于日常管理要成效。一是调整课程安排,挤出校本教研时间。全校周二下午不排语文课、周三下午不排数学课、周四下午不排英语课,为各科校本教研时间。二是切实抓好集体备课。利用集体教研

8、时间,由教研室统一组织,探索建立“独立备课+合作说课+相互观课+参与评课+反思写课”的合作发展型教研模式。在常态课中,以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作为评价教师备课质量高低的主要依据,实现“备以致用”。三是发挥业务骨干的引领作用。教干、骨干教师“包靠”教研组,听推门课,及时准确处理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开展“下水课”和“当一天学生”的活动,开研究课,做学术讲座,引导广大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对“包靠”情况实行捆绑制纳入教干考核,确保包靠质量。四是积极开展网络教研。在学校网站开设了“高效课堂论坛”、“优秀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