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学案2 人民版必修1

高中历史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学案2 人民版必修1

ID:29097924

大小:74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6

高中历史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学案2 人民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历史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学案2 人民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历史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学案2 人民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历史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学案2 人民版必修1_第4页
高中历史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学案2 人民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学案2 人民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苏省阜宁中学2010届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必修一·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考点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内容标准】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教学要求】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2.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的历史过程与意义。3.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4.感受新中国成立的神圣和庄严,体会人民民主的意志得到反映的喜悦,加深对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价值观的认同。【考试说明】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2、成立;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考点解读】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成立条件:①军事基础:人民解放战争已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②政治基础:国民党反动政府已被推翻,从根本上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③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和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为新中国成立作了理论和路线、方针的准备;④群众基础: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⑤组织基础: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2)时间、地点:1949年10月1日、北京。(3)

3、意义:①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统治者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②新中国是一个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③新中国成立,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④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①时间、地点:1954年9月、北京。②内容: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③意义: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结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

4、代表大会职权、以《共同纲领》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过渡状态。(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①性质:是新中国的本大法,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②内容:国家性质(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宪法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确立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③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共同纲领》体现的是新民主主义原则)④意义:宪法的颁行,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初步建立:194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5、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2)正式确立: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二届一次会议。(3)发展到新阶段: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到一个新阶段。(4)人民政协性质:人民民主统一战线。(5)主要职能: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6)意义: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⑴背景: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各民族在语言文字、生活方式、文化习俗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各有不同。各民族在社会政治、经济结构

6、以及教育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别。(2)民族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目的: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平等地位与共同发展。(5)法律保障: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根本制度,同时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划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6)五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1965年)。(7)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

7、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探究整合】1.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⑴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民主协商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3)人民政协是包括中共、各民主党派、社会各方面代表的统一战线组织,其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4)坚持和完善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2、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