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7秋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测评 岳麓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测评岳麓版必修3(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某位科学家逝世后,媒体这样评价他:“在我们这一时代的物理学史上,他现在是,将来也还是人类宇宙中有头等光辉的一颗巨星。……他也许比牛顿更伟大,因为他对于科学的贡献,更加深刻地进入了人类思想基本概念的结构中。”这位科学家是( ) A.达尔文B.爱迪生C.普朗克D.爱因斯坦解析本题考查近现代科技。根据材料信息“宇宙”“比牛顿伟大”“深刻地进入了人类思想基本概念”,可知这是对相对论的提出者爱因斯坦的评价。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爱迪生的
2、主要贡献是电器发明;普朗克进行的是对微观世界的研究,都与题意不符。故选D项。答案D2.1919年11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的头版文章有如下内容:“天之光歪斜”“科学家急切等待着日蚀观测的结果”“恒星不是在它们似乎应该所在的或被计算出来的位置上,但不必担心”。这些内容介绍的科学理论应该是 ( )A.经典力学B.狭义相对论C.广义相对论D.量子理论解析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认为,物质存在的现实空间不是平坦的,空间的结构取决于物质的质量及其分布情况,从而阐述了四维时空和物质的分布相联系的重要思想。材料中恒星的现实具体位置受多种因素制约,可能不会出现在预定轨道,这就验证了广义相对论,故选C项。答案
3、C3.1945年,日本的广岛和长崎遭到了美国原子弹的打击,伤亡惨重。爱因斯坦闻知后,认为“人类打开了潘多拉魔匣”。人类打开“潘多拉魔匣”的钥匙是( )A.牛顿经典力学B.相对论C.量子力学D.自由落体定律解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质量和能量的关系,这就为原子弹的制造提供了理论依据。答案B4.“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这一发现”指的是( )A.牛顿万有引力定律B.法拉第的电磁学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物理学研究的基础”
4、“分子”“原子”判断,可知这一发现指的是普朗克的量子理论。答案C5.数字通信、卫星通信、微波通信、光纤通信等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各国的计算机开始联系起来,由此产生了国际互联网即“因特网”。计算机网络技术诞生的最重要的意义是( )A.可以学习知识B.便于联络C.把人们带进信息时代D.提供娱乐解析把人们带进信息时代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最重要的意义。答案C6.1982年,美国《时代》杂志把“个人电脑”选为当年的“年度风云人物”,并预言“家庭电脑有朝一日会像电视和洗碗机一样普及,在20年后,将会有60%的美国人上网”。2006年,《时代》杂志又把“YOU(你,指所有网民)”选为“年度风云人物”,其封面注
5、释说:“是的,就是你。你控制着这个信息时代,欢迎来到你的世界。”这反映了( )A.《时代》杂志的预言非常准确B.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影响深远C.计算机技术由个人电脑时代进入网络时代D.网络技术已十分普及解析短短的20年间,信息技术发展迅速,逐渐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深远。答案B7.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食品晚熟西红柿在美国正式投放市场。它易于贮藏,不易腐烂。这类食品最早出现于( )A.1950年B.1969年C.1993年D.1997年解析1993年,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食品晚熟西红柿在美国正式投放市场。答案C8.现代航天学和火箭理论的奠基人齐奥尔科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没有人能
6、够永远留在摇篮里。”新中国科学事业发展历程中符合上述说法的成就起步于( )A.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B.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C.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D.“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在太空遨游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材料反映的是航天技术发展的成就,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其他三个选项与题干要求不符。答案A9.右图是题为“袁隆平的梦”的漫画。袁隆平备受人们喜爱的主要原因是他( )A.使人类实现了“丰衣足食”的梦想B.彻底解决了人类的生存问题C.推动了世界人口的飞速增长D.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解析袁隆平备受人们喜爱,是因为他培育出的杂交水稻缓解
7、了人类在粮食问题上的压力,他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答案D10.曾经参与我国首台“银河”巨型机研制的李思昆教授依然对那一幕激动人心的场景记忆犹新——在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的国庆大典上,中国自行研制的“银河—Ⅰ”巨型计算机模型受阅通过天安门广场,向世人展示了它那迷人的风采。这台巨型机( )A.是中国首次制成每秒运算10亿次的巨型计算机B.标志着我国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取得新突破C.标志着中国在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