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运动型问题教案

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运动型问题教案

ID:28922993

大小:44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15

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运动型问题教案_第1页
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运动型问题教案_第2页
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运动型问题教案_第3页
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运动型问题教案_第4页
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运动型问题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运动型问题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二——运动型问题题型概述运动型问题一般是指动态几何问题,它是以几何知识和图形为背景,研究几何图形(点、直线、三角形、四边形)在运动变化中存在的函数关系或规律,就其知识结构而言,是集几何、代数知识于一体的数形结合问题,几何方面涉及的知识有全等形、相似形、勾股定理、特殊四边形和圆;代数方面涉及的知识有方程、函数、不等式、坐标、解直角三角形等.其类型可归纳为:点的运动、直线的运动、图形的运动.其中图形的运动变化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题型特征】用运动的观点来探究几何图形变化规律的问题称为运动型问题,此类问题的显著特点是图形中的某个元素(

2、如点、线段、角等)或整个几何图形按某种规律运动,图形的各个元素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互相依存、和谐统一,体现了数学中“变”与“不变”、“一般”与“特殊”的辩证思想,渗透了分类讨论、转化化归、数形结合、函数方程等重要的数学思想,综合性较强.运动型试题主要类型:(1)点的运动(单点运动、双点运动);(2)线的运动(线段或直线的运动);(3)形的运动(三角形运动、四边形运动、圆的运动等).1.点的运动问题在三角形、特殊的四边形等一些图形上,有一个或几个动点,探究这些点在运动变化过程中伴随着的变化规律.对于此类问题,要注意用运动与变化的全过程,抓住其中的等量关系和变量

3、关系,并特别关注一些不变的量、不变的关系或特殊关系,善于化动为静.2.线的运动问题动线几何类试题是指研究直线或线段按指定的路径进行平移或旋转过程中的变化关系和变化规律的一类综合性较强的试题.解决此类试题的关键是“动中取静”,即抓住静的瞬间,把一般情形转化为特殊情形,抓住变化中的不变量,巧妙地利用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建模解决问题.3.图形的运动问题图形的运动包括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等,图形在运动过程中,对应线段、对应角不变.三角形、四边形的运动是常见的一种题型.要善于运用各种数学思想把问题转化为动点和动线问题,结合多种知识,建立方程、不等式或函数模型解决.【解

4、题策略】解决运动型试题需要用运动与变化的眼光去观察和研究图形,把握图形运动与变化的全过程,抓住其中的等量关系和变量关系,并特别关注一些不变量和不变关系或特殊关系。①动中觅静;②动静互化;③以静制动;④变动为静。解决点动型问题,一是要搞清在点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哪些图形(如线段、三角形等)随之运动变化,并在点运动在相对静止的瞬间,寻找变量的关系.二是要运用好相应的几何知识.三是要结合具体问题,建立函数模型,达到解题目的。线动实质就是点动,即点动带动线动,进而还会产生面动,因而线动型几何问题可以通过转化成点动型问题来求解.解决线动类问题的关键是要把握图形运动与变

5、化的全过程,抓住其中的等量关系和变量关系.从运动变化得到图形的特殊位置,进而探索出一般的结论或者从中获得解题启示。解决形动类问题,一是要抓住几何图形在运动过程中形状和大小都不改变这一特性,充分利用不变量来解决问题;二是要运用特殊到一般的关系,探究图形运动变化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三是要运用类比转化的方法探究相同运动状态下的共同性质,这种方法能够使得问题解决的过程更加简捷,结论更加准确.具体做法是:①全面阅读题目,了解运动方式与形式,全方位考查运动中的变量和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②运用分类讨论思想,将运动过程中导致图形本质发生变化的各种时刻的图形分类画出,变“动”

6、为“静”;③在各类“静态图形”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如方程、函数、相似)等进行探索,寻找各个相关几何量之间的关系,建立相应数学模型求解.温馨提示:当一个问题是确定有关图形的变量之间的关系时,通常确立函数模型或不等式模型求解;当确定图形之间的特殊位置关系或一些特殊的值时,通常建立方程模型去求解.真题剖析类型一 点的运动典例1 如图(1),AB是☉O的直径,点C在AB的延长线上,AB=4,BC=2,P是☉O上半部分的一个动点,连接OP,CP.(1)求△OPC的最大面积;(2)求∠OCP的最大度数;(3)如图(2),延长PO交☉O于点D,连接DB,当CP=DB

7、时,求证:CP是☉O的切线.(2)(1)【全解】(1)∵AB=4,∴OB=2,OC=OB+BC=4.在△OPC中,设OC边上的高为h,∴当h最大时,S△OPC取得最大值.观察图形,当OP⊥OC时,h最大,如图(1)所示:此时h=半径=2,S△OPC=22=4.∴△OPC的最大面积为4.(2)当PC与☉O相切时,∠OCP最大.如图(2)所示:∴∠OCP=30°.∴∠OCP的最大度数为30°.(3)如图(3),连接AP,BP.∴∠A=∠D=∠APD=∠ABD.∵=,∴=.∴AP=BD.∵CP=DB,∴AP=CP.∴∠A=∠C.∴∠A=∠D=∠APD=∠ABD=

8、∠C.在△ODB与△BPC中,∴△ODB≌△BPC(SA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