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饮食文化研究(1)

汉字与饮食文化研究(1)

ID:28861805

大小:58.0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4

汉字与饮食文化研究(1)_第1页
汉字与饮食文化研究(1)_第2页
汉字与饮食文化研究(1)_第3页
汉字与饮食文化研究(1)_第4页
汉字与饮食文化研究(1)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字与饮食文化研究(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汉字能吃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文化产业系汉语言文学专业124162007003李宏【摘要】“民以食为天”,但对中华民族,饮食不只是为了生存,而是一种文化。我们的老祖宗因饮因食而形成发展了一套独特而又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所以要观察中国的汉字文化是离不开饮食对他的影响的。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汉字文化圈,又称筷子文化圈,这便集中反映了两者之间的联系。汉字中有关饮食文化的信息,是我们古老民族饮食文化的系统反映。 【关键词】汉字饮食文化1.中国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

2、美誉。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2.中国汉字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其特色文字——汉字,同它的母体一样,亦拥有灿烂辉煌的

3、历史。基于现存的古代文献记载和现已得到确认的考古发现,中国汉字至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汉字起源的历史就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开端。历史考古和文献记载说明,汉字起源于仰韶文化时期,大约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2000年开始进入字符积累阶段,商代初期形成相当规模的文字体系。3.汉字与中国饮食文化之间的关系中国的文字俨然成为一种文化,是中国文明最集中最精粹的体现。因此汉字文化也是包罗万象,汉字文化涉及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所以要观察中国的汉字文化是离不开饮食对他的影响的。我过饮食文化渊源流传,是世界著名菜系之一。千百年来饮食技术的不断演进提高,是我文

4、明古国灿烂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古代的优秀诗文作品中,时常可以见到有关饮食的记述和描写。我们要研究汉字文化与饮食首先就要从这最基本的汉字说起。一、“年”与“禾”在古代的壁画中,常常能看到描绘人们头上插着禾谷为装饰,翩翩起舞,以庆贺当年的丰收的壁画。古代中原地区的稻谷大多是一年一熟。古代的先民们把禾苗自播种到其成熟,视为一年。因此,年便同何禾谷的丰收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在古代农业社会,禾谷是人们的主要生存依靠。禾谷的成熟就意味着这一年的辛劳都没有白费。所以,当人们收割完庄稼后,往往要庆贺一番,过一个丰收的节,而这个节日就是文明常说的“年”。“年”的确定,正是农

5、业社会先民的一种文化心理的显现。禾是古代谷物的总称,所以许多与吃有关的字都常常以它为边旁。粮食的这个“禾”似乎是最古老的。植物学家认为,它是指新石器时代出现在整个华北地区的各种野生的禾,至今仍有些生活在野生状态下,甚至是令人讨厌的稗草。但是这个字的外形十分像沉重的穗子垂挂下来的谷物。禾字派生出了许多与粮食相关的字,但是后来词义却逐渐发生转移。比如年、秀、季、秋、香。二、“秀”秀丽的秀字,会意。石鼓文,上为“禾”,下象禾穗摇曳。荣而实者谓之秀。——《尔雅》本义是谷物抽穗扬花。多指庄稼长相很好,如秀穗。后秀字引申意为好,优异。不再仅仅是用于形容庄稼。也开始形容其

6、他事物,诸如景色:秀丽的山河。或是形容人,诸如:秀而不实(喻人很聪明,却未做出实际成绩)。苗而不秀(喻人早死或虚有其表)。后起之秀。秀丽。秀俊。成长振振子孙,或秀或苗。——《后汉书·孝章皇帝八王传赞》。“秀”字是带“禾”的边旁,同样跟禾谷脱不开干系,庄稼长的好,收成也就好。因此,古代先民看到长相“秀茂”的庄稼,心中便掩饰不住的高兴。将一切美好的事物都用以“秀”字修饰。二、“食”及其边旁“飠”“饣”同“吃”有关的另一个字便是食物的“食”字了。“食”,包括偏旁“飠”“饣”,均读shí,郑码代码OX。原来的图示,像人张口冲着古代的食具吃饭状,是从古代食具“豆”,一

7、种可用来盛装食物的高脚碗演进过来的一个字根;也有把上面的字形,看作是“合”字,意思是包括所有与食物有关的字形;后来篆体写成似人头顶食具状;用它做偏旁创造了大量与饮食有关的字。我们说,人以食为天,一日三餐不可少。可是在古代,一日只吃两餐,还专门创造了两个字:“饔”。又叫大食,是指早上8、9点种吃的早饭;“雍”从“乡”(邑字演化而来,含人跪坐姿)从“隹”(禽类),含意“雍容华贵”丰富的饮食;“飧”。又叫小食,是指下午4、5点种吃的晚饭;“飧”从“夕”(黄昏)从“食”,一看便知是指简单的晚饭。说完了吃,再来谈谈盛吃之物---器皿。这些器皿同样也是中国饮食文化中不可

8、或缺的一部分,同中国汉字一样联系密切。中国古代的器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