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第二框 第一框: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doc

第六课 第二框 第一框: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doc

ID:28847393

大小:3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14

第六课 第二框 第一框: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doc_第1页
第六课 第二框 第一框: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doc_第2页
第六课 第二框 第一框: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doc_第3页
第六课 第二框 第一框: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doc_第4页
第六课 第二框 第一框: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六课 第二框 第一框: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研组长:年级主任:教务主任:编制人:唐雪丹审核人:仉景龙日期:2015年3月12日【课标要求】1、识记: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对中华文化的意义,区域文化的特点2、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区域文化的成因,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3、运用:所学知识全面的、历史的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重难点】1、重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求同存异,兼收并蓄。2、难点: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自主学习】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中华文化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对人类文明

2、发展的贡献。1.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      、展示人们的      有独特的作用。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_______________。2.       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注重     ,具有     、     的特点。(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中华文化的区域性:  1.中华文化的区域性成因:。   2.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3.吴越文化与滇黔文化的差异:(了解)(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中华文化的民族性:1.闻名中外的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克孜尔千佛洞等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古代的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各族的艺术家和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许多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学,其中,藏族的_________、蒙古族的__________和柯尔克孜族的___________被并称为三大英雄史诗。2.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出____________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_________,又有各自的___________。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

4、族凝聚力。二、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化包容性的含义及意义:3.中华文化的力量:【重难点探究】探究一:郑和七下西洋,祈“和顺万方,共享太平之福”,同时进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朝贡贸易;林则徐冷眼向洋看世界,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考察各国兴衰,指出“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早期西方海上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性贸易争夺海外市场和资源,大力开发和经营海洋。美国海权论创始人马汉指出:“所有帝国的兴衰,决定性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21世纪是海

5、洋的世纪,中国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主张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根据探究一所给的信息,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就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提出建议。(8分)出题说明:考查本课的重难点知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变式训练】1.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是一回事。()2.文学艺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3.我国的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的前列。()4.我国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交流、借鉴,已经趋同。()5.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所以要吸收借鉴一切其他文化。()出题说明:用判断题的形式考查本课学习中,学生容易出现的易混易错点。【当堂达标】1.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四大发明、汉

6、字、戏曲、太极拳等表演让人耳目一新,把中国灿烂的文化神奇的展现在世人面前。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    )A.包容广纳       B.区域特征      C.博大精深        D.源远流长出题说明:考查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博大精深 。2.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惟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工程。它的主体工程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综合发挥了分水、导水、塞水、引水和泄洪排沙的功能,形成了科学的、完整的、调控自如的工程体系,既能保证内江灌区用水需要,又可防止灾害发生。它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存,是全世界仅存的一项古代“生态工程”。这一工程说明()①在古代,中国

7、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②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征③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的精神④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和最具创造性的民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出题说明:考查对古代科学技术的理解。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某些领域独树一帜,成为世界文化的璀璨明珠。具体表现①园林设计②天文历法应用③瓷器④铁器制造⑤中医学A.①③⑤B.①②③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⑤出题说明:考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4.地处华东的吴越文化,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