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doc

第6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doc

ID:28814030

大小:3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14

第6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doc_第1页
第6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doc_第2页
第6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doc_第3页
第6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doc_第4页
第6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6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6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教材解析]:20世纪初,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进一步深化,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在中国兴起。经过孙中山和无数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前仆后继、顽强不懈地奋斗,终于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一:毛泽东称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为什么说孙中山是革命先行者?——请概括把握孙中山早期主要的革命活动。目标二: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

2、样评价辛亥革命?为什么?——请分析把握辛亥革命的经过、性质、历史功绩、局限性。过程与方法: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适时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中致力于宣传民主革命思想,顺应了时代潮流,推动了社会的发展。2、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它鲜明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特点。3、武昌起义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建立,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不屈不挠、长期浴血奋斗的胜利果实。4、辛亥革命尽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但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

3、国,因而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法问题探究法[课程标准]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失败的原因。[媒体的选择与组合]1、设计思想:本节内容时间跨度比较大,知识点多,教师在讲解时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立足于学生借助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与启示通过自学来掌握课本上的基本的知识点,同时给学生补充部分感性材料,给学生以丰富感受的空间。2、利用多媒体展示大量的关于孙中山革命活动与中华民国建立的有关素材,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教学过程

4、]:导入新课:在第五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在中国近代史上,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侵略的步步加深,中华民族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也一步步加深,特别是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着被列强瓜分的危险,中国各种政治力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各种斗争,如地主阶级洋务派展开了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百日维新”,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都先后失败。戊戌变法后,要求民主,反对封建专制的人越来越多,有些人看到和平改良的道路走不通,毅然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就诞生了。那么,孙中山是怎样领导革命的?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最后的

5、结果如何?这就是我们本课将要学习的内容。第一目:[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本目要充分利用课文和课本上的一系列插图,结合多媒体展示的有关资料,让学生借助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与启示通过自学来掌握课本上的基本的知识点。1、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其人:(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和《孙中山像》插图,思考并分组讨论如下问题)孙中山的名、号、出生地分别是什么?孙中山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有人说:“孙中山先生天生就是满清专制政府的克星和死对头?”这句话对不对?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上述问题,教师总结:孙中山对清政府的认识是一步步加深的,在幼年时代就受到革

6、命思想的熏陶,在他认识到学医不能救国救民之后,又企图通过变法改变当时中国衰弱的境况,但也失败,最后他才认识到只有革命才能救国。让学生认识到: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都是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这个世界没有所谓的“天才”,只要努力学习,人人都是“天才”,培养学生对学习和人生的自信心。2、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到课文P38页最后一自然段,借助于课文中的《孙中山手书的同盟会纲领》和《〈民报〉封面》两幅插图,分组讨论并思考如下问题)毛泽东称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为什么说孙中山是革命先行者?请概括孙中山早期主要的

7、革命活动。学生回答,教师纠正,形成标准答案:(1)1894年成立兴中会;(2)1895年发动广州起义;(3)致力于宣传革命,发展革命组织;(4)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在“成立兴中会”一内容中,教师要让学生自学找出如下问题:时间:1894年秋地点:美国檀香山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奋斗目标: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教师说明:兴中会的成立表明孙中山开始为武力推翻清政府准备革命的领导机构和组织基础。在“发动广州起义”一内容中,教师应说明:广州起义标志着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武装革命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是

8、兴中会武装推翻清政府这一斗争目标的具体实施。在“致力于宣传革命,发展革命组织”一内容中,教师应给学生补充在1895年——1905年同盟会成立之前建立的革命团体,并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名称成立地点领导人兴中会檀香山孙中山华兴会长沙黄兴、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