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626402
大小:5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2
《魏丽《琥珀》教学关键问题分析说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琥珀》教学关键问题分析说明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魏丽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小学教学基本信息课题琥珀学科语文学段高段年级六年级相关领域语文教材书名:《语文》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4年11月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叶圣陶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语文课程标准》就第三学段阅读目标指出:“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因此,阅读教学需从“知道”走向“知其道”,从“知其道”走向“明其法”,从“明其法”走向“赏其效”。进行本文阅读教学时,抓住核心词“推测”在“真实”与“想象”之间建立联系,感受作者“
2、严谨地推测”。体会拟人等写法,感受故事的生动有趣。了解科学小品文的特点是“科学性与文学性”的统一。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2.教学背景分析学习内容分析:《琥珀》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生命”这一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属于科学小品文。本文是根据德国科学家和科学作家柏吉尔的《乌拉•波拉故事集》改写的。主要写的是根据一块包着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的奇异的琥珀,推测出琥珀是怎样形成的,以及发现的经过和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使我们进一步增加了有关琥珀形成的科学知识,感受到了琥珀的珍贵与奇异,同时让我们体会到了生命的突变与渐变。作者以讲故事的方式,按事情的发展过程组织材料,文章既有形象的描绘、生动的记
3、叙,又有科学的说明,使文章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比较适合儿童的心理和学习水平。前一部分(第1—14自然段)类似童话,用拟人的手法写琥珀的形成经过。作者把苍蝇写成了一个“小姑娘”,从外貌、动作中可以感受是那样的娇小、活泼、可爱。蜘蛛的心理写得很生动,既嫌苍蝇小,又想美餐一顿,害怕被苍蝇发现。后一部分(第15—20自然段)是记叙,写发现琥珀的经过。有父子海滩对话、琥珀的样子及价值。前后两部分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因为小苍蝇和蜘蛛的故事是观察、研究琥珀后推测出来的。因此,在教学时,教师紧紧抓住“推测”这一核心词,引导学生把已知与未知、真实与想象、前一部分与后一部分建立起联系,从而撬动整篇
4、文章。学生情况分析:1、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生接触过科学小品文,也学过说明文,阅读起来不是很费劲。但毕竟见过琥珀的学生很少,更没有根据实物推理想象的经历。所以让同学了解这块琥珀是怎样形成的,理解作者科学、合理的推测、想象将作为本文的教学重点。而能够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展开合理的想象,并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便是本文的教学难点。2、学习方法和技巧。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阅读理解文本的能力,能够边读边圈点批注,初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并可以较为通顺地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3、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在前测中,了解到一部分学生对作者为什么要写《琥珀》一文以及这一课与“生命”这一单元主
5、题有什么关系?产生了疑问。同时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能正确写出琥珀形成的必需条件。前测:问题作答情况分析主要内容正确39人不简洁10人阅读缺失1、内容的关联发现2、文章表达特点3、作者的表达意图,文章主旨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琥珀的形成42人琥珀的价值38人琥珀珍贵26人谈到生命3人本文的表达有什么特点?拟人11人动作、心理、外貌23人真实、想象32人列数字、举例子4人作者是怎么推测出那块琥珀形成的?你还有什么问题?34人这一课与“生命”这一单元主题有什么关系?25人依据前测可以看出,学生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即写了什么掌握得不错。能够找到课文中“真实的部分”和“想象的部分”,但对于两者之
6、间的联系还不能上下勾连、有效整合。有34人提出“作者是怎么推测出那块琥珀形成的?”这个问题。因此,我采用变序教学,利用逆推形式,抓住“推测”这一核心词,引导学生找到“真实的部分”和“想象的部分”的联系。发展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体会作者想象的合理以及科学小品文的“科学性”。对于文章的表达特点,只有11人写出了采用拟人的手法,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会故事的童话色彩。通过让学生品故事中表达生动、有趣的词句,体会科学小品文的“艺术性”。对于“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即对文章的主旨理解学生能从“琥珀形成、珍贵、价值”等去理解,但从“生命”的角度谈的寥寥几人,也有同学提出这样的
7、问题“这一课与‘生命’这一单元主题有什么关系?”。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到故事的发生是多么偶然与凑巧,一瞬间却成了永恒。并结合学生针对课题的质疑以及“我的视角”,给文章换题目,升华主题与情感。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300-500字)教学设计特色:(一)巧妙设计,以学定教在教学过程中,先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脉胳,整体感知全文的内容。引导学生质疑,结合质疑深入文本解决,真正的做到了以学定教。接着以“篇末入手”、“逻辑提问”、“抓关键词”、“由果溯因”的变序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