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法律》教学设计

《走近法律》教学设计

ID:28578708

大小:6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1

《走近法律》教学设计_第1页
《走近法律》教学设计_第2页
《走近法律》教学设计_第3页
《走近法律》教学设计_第4页
《走近法律》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走近法律》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走近法律》北京市三帆中学 籍颖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树立尊重规则、敬畏法律的观念。2.认同法律的重要作用,体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二)能力目标1.逐步形成自觉遵守规则、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2.提升辩证思维能力,初步形成通过比较厘清概念的能力。(三)知识目标1.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2.知道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的特征。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体会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知道法律的特征。2.难点: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三、教学策略“规则”存在于学生生活的方法面面。但是,学生往

2、往只是被动听从和接受家长、老师关于遵守规则的要求,没有形成遵守规则的观念和主动性。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规则,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停留于抽象的直观感受层面,对法律的特征和法律所倡导的价值缺乏清晰地认识和理性的思考。此外,学生多从个人角度看待法律的作用,缺乏审视法律的社会视角。因此,课堂教学依托社会情景,从现存的社会现象中引发问题和思考,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日常生活经验感知规则对个人自由和社会秩序的保障作用。再由规则引出法律,通过案例分析和观点争鸣,引发学生思考,通过概念对比,厘清和理解法律的特征,体会法律倡导

3、的平等价值,感受法律的重要作用,初步形成尊重法律、敬畏法律的观念。四、教学过程【教学线索一】出示PPT材料,导入新课。教师: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仅是地震这一自然灾害,近两年内就频频出现,这些灾难离我们并不遥远。今天,我们再回过头去看那些突如其来的灾难,除了为那些生命的陨落感叹,为地震中的感人故事垂泪,为生者祈福,我们也应以理性的眼光去回顾地震中的那些人那些事。今天,我们就聚焦地震中的这样一个群体——灾区记者。不同的国籍,不同的肤色,他们出现在灾难救助的第一线,出现在伤者家属的身边,出现

4、在灾后的废墟上,为我们带来了生动的照片,及时的消息。以四川雅安地震为例,国内外媒介纷纷进入灾区,记者的采访自由得到充分的实现。政府、军方、包括受灾民众都对记者采访大开方便之门。但是,这样一个群体在救灾现场的出现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当紧急救援队火急火燎进入灾区赶去救援,却被一些记者要求停下来摆好姿势拍合影;当医生正准备给伤员动手术,记者却在没有消毒的情况下进入灾区临时医院,导致医疗设备被污染;个别没有通行证的记者试图突破抗震救灾指挥部划定的警戒线,进入灾后被封闭的地区,拍摄更加生动的照片;个别记者

5、在直升机匆忙运送物资去灾区期间,试图采取各种方法搭载直升机同往。依据材料思考以下问题:1.你赞同这些记者的行为吗,为什么?2.如果禁止记者行使进入灾区采访的自由,可以吗?3.如何既保障记者的采访自由,又不妨碍救援秩序?(学生:思考、举手并回答问题)教师总结:个人在行使自由的时候,有可能会损害到他人的自由,甚至是他人的生命,也可能会妨碍公共秩序。记者的采访自由应当受到保护,但是,记者在行使采访自由的同时要意识到自己担负的公共服务责任、对于他人生命的责任、对社会秩序的责任,制定规则、遵守规则可以既保

6、障自由,又维持秩序。今天,我们就从身边的规则说起。出示本课第一环节:我们身边的规则。(设计意图:从社会现象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关于规则的思考,导入新课。)教师:我们身边的规则有哪些?(学生:思考并作答)(给学生一些思考时间,请学生准备至少3个具体规则。在学生作答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列举的规则分别归入道德、纪律、法律的范畴,通过副板书分列呈现,引发学生思考,提炼总结出规则的类型,写在正板书位置,为下一步的概念对比打下基础。)总结提炼规则的大致类型:道德、纪律、法律,进行PPT展示。教师:我们

7、刚才列举了很多规则,那么,如果没有这些规则,我们的生活会怎样?有了这些规则,我们又获得了什么?(学生:思考、讨论并作答)教师:如果没有规则对于个人自由的适当限制,那么自由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和根基,无从谈起。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遵守规则,便是为自己行使自由创造条件,也使整个社会井然有序。如果没有规则,大家各行其是,社会就会混乱不堪,陷入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之中。引出本课第一个要点: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突出重点)(设计意图: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规则,结合具体生活情景,理解遵守规则对行使自由的重要意义,

8、体会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教学线索二】PPT出示关于地震的网络谣言(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体会和生成法律的显著特征)四川雅安地震发生4小时后,自称为地震局内部人员的网民李某在网上发布了这样一条消息:“4月20日雅安芦山7级地震只是前震,成都将于4月22日发生9.2级地震。”此条消息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影响甚广,引起很多网民的惶恐,纷纷回帖咨询。事后证明,该消息发布人是位无固定职业者,为了提高自己帖子的点击率,赢得经验值,再将经验值卖给他人,故意散播谣言。A.单位纪律B.社会道德C.相关法律教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