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政治课堂还给学生.doc

把政治课堂还给学生.doc

ID:28533804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1

把政治课堂还给学生.doc_第1页
把政治课堂还给学生.doc_第2页
把政治课堂还给学生.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把政治课堂还给学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把政治课堂还给学生——《反分裂,促统一》活动课教学有感晋江市磁灶中学李海珍对学生,不要教这样或那样的学问,而要他们自己去发现那些学问。——卢梭学校进行优质课评选活动,我要上的教学内容是“台湾问题”。评选前先在一个班级上,因为充分的课前准备,明确的教学思路(先让学生观看老师准备的文字、图片、动画等材料,再小组讨论分析,然后表态,最后在感人的歌曲中结束),课后感觉,两个字——顺利。在网上和一位师兄一起备课,却被师兄泼了一盆冷水:思路太老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放不开手脚,时时被老师的教案、老师的严密组织牵绊着,怎么符合课改精神?想想野炊时,学生煮的东西可能不好吃、不好看,实在不敢恭维,但学生

2、吃得津津有味,感受深刻,因为那是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创造出来的。课堂上不也是这样吗?是的。把政治课堂还给学生。在教学理念上,不要总是想我怎么把课上好,而要常想想怎么让学生把课学好。课改就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师的精心设计有时好象一个个圈套,让学生一个个往里钻,学生的思维发展受到了抑制,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又怎么能落到实处。而我们不知曾经有过多少次这样表面上的启发引导,上过不知多少类似的顺利课。既然选择了课改,我们教师的辛勤劳动就不是为了上一节安稳课,而是为了让学生在自主

3、活动中发展。教师的创造性也体现在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上。台湾问题方面的热点材料很多,为什么不让学生自主动起来呢?与其老师越俎代庖,不如“偷闲”让小主人自己来。为了整个教学活动都能紧密联系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教学设计上我没有再使用那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它变成了备用),我想尝试一种新的“开放、自主教学”。我提前一周,和同学们商量确定了活动主题——《反分裂,促统一》,让科代表按以往的分组稍做调整、自主合作(每小组至少一位以上的同学会下载、打印资料),各小组各显神通去搜集资料,准备在活动课上评比交流展示。政治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一个星期后在另两个班级的活动课上,我体会到了崭新的令人激

4、动的气息。课上,学生自由交流,自主参与,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通过合力搜集查阅资料、讨论处理资料,再到课堂上的成果展示(虽然有的只是半成品)、交流,不仅巩固了基础知识,掌握了国家对台的基本方针、政策,还进一步认清了“台独”注定失败,分裂不得人心。除了连战、宋楚瑜到大陆访问和“反分裂国家法”等热点材料,还有的小组剪下《泉州晚报》上福建新闻摄影学会到金门采风的组图,指着其中一幅“晋江小女孩灿烂的笑容”说,愿两岸的未来就象这位小女孩灿烂的笑容。(说得多好啊。)有的小组竞发动家长借了《话说磁灶》一书向大家讲述了祖籍晋江磁灶的台湾同胞吴成文先生返乡探亲的故事,小组代表声情并茂,表达了两岸亲人

5、的思念,很感人。有的小组模仿漫画,画中台独救生圈破了,陈水扁在水中喊救命,不仅把同学们都逗乐了,而且向大家表明了台独没有好下场,台湾的前途系于祖国统一。还有一位同学与大家分享他的书法,把标语写成了对联“跨越海峡圆夙愿,血浓于水骨肉情”。还有……真没想到把政治课堂还给学生,他们想出这么多点子,能上得这么精彩!从学生展示的材料可以看出,他们搜集的材料已不拘泥于教材,有剪报,有地方文献,大多数同学上网查找了许多热点材料,除了做简单的资料卡外,还有的制作了丰富的手抄报。同学们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祖国的完全统一有了十足的信心,更加坚定和深化了同学们“建设泉州、振兴中华

6、、报效祖国”的情怀。此时,老师的精美课件用不用已是其次了。于是,我只摘取其中生动形象、辅助教学强的录像片段(针对大家感兴趣的连战、宋楚瑜来访的时政热点,我补充播放了宋楚瑜在清华大学演讲的一段精彩语录),趁热打铁,引导大家表达“最想对连、宋说些什么呢”。政治课堂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教学空间。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心态是开放的、自由的。在轻松的、民主的、平等的气氛中,师生的思路开阔了,思维活跃了,学习过程也充满了生机。在这节课上,有一小组学着老师的样子,幽默地说,对于他们搜集的竞赛题目,答对的课后将奖励一份小礼物,很多同学纷纷抢答,气氛热烈。对于“假如你就是北大或清华的大学生,你想对连战、宋楚

7、瑜说什么”等开放性的问题,同学们也都畅所欲言。寓理于情中,体现了反台独反分裂,盼团圆盼统一的情怀。很值得一提的是,本来是老师引导学生积极探究的问题,一位学生以平等的意识,反问了老师。当时我应变得不够好,却很高兴我的学生在公开课上也敢反问老师。说明,在自主活动中,同学们不畏权威,其主体意识、自主意识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教与学也是一种伙伴关系,师生彼此互教互学,相得益彰,共同进步。以后应该多根据活动内容、学生生活、教学情境等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充分让学生思考、讨论、探索,构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