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重教的客家学子.doc

崇文重教的客家学子.doc

ID:28513087

大小:28.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11

崇文重教的客家学子.doc_第1页
崇文重教的客家学子.doc_第2页
崇文重教的客家学子.doc_第3页
崇文重教的客家学子.doc_第4页
崇文重教的客家学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崇文重教的客家学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崇文重教的客家学子——记惠州教育界前辈黄立诚◎钟逸人黄立诚先生离开我们已有十个年头了。我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在那个寒冷的冬日,逝去的老者静穆地躺卧在鲜花丛中,脸上没有微笑,甚至有一丝不易看出的忧郁,两颊突显出鹤市人鲜明的颧骨,那是客家人奋斗不息的生命力的象征,是中原大地母亲留给儿子的千年图腾印记。他,就是解放初直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惠州享负盛名的教育家,粤赣湘边区东江纵队接管惠州一中的军代表,历任惠州一中和崇雅中学校长的黄立诚。流淌着客家人的血脉基因客家人是中华大地唯一漂泊的汉族民系。这些原先的中原

2、望族,一千多年经历了五次大迁徙,背井离乡,翻山越岭,漂洋过海;携老将雏,顶风冒雨,九死一生。于战乱、于灾荒、于横逆中,如同世界民族中几度从死亡的灰烬中重新站立起来的“永远被放逐的犹太人”那样,留下一个个永远在行进中的史诗般的背影,有谁写得下这亘古的漂泊史、坚忍史、生命史?我在冥冥中听到一声呼唤:我是谁?客从何来?客往何处?噢,这是黄立诚来自天国向我们发出的诘问。这声音是显得那样震栗,又是那样沉重。它让我想起梅州中国客家博物馆馆前宣示的文字:“客家人是拥有一亿多人口的中国汉族最大的民系。客家先民原为

3、中原人氏,以贵族望族义民为主体,因战乱等原因南迁,从中原文明沃土到南方的蛮荒深山,经千年迁徙,繁衍生息,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形成自己独特人生观、价值观和独特的汉民系文化。”黄立诚先生就是永远不停歇迁徙脚步的一个生命的体征,客家人重伦理、重传统、重教化的因子在他血脉里流淌着,使他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保持着客家民系崇文厚德、尊师重教、习文尚武、包容四海、奋发进取的品格,勇于面对坎坷多舛人生的挑战。勒紧裤带也要叫子女读书黄立诚先生出生于战乱频仍的二十年代。他的父母遭地主逼债,只得典卖田契房屋,把弟弟卖给地

4、主,妹妹卖给人当童养媳,一家人被地主踢出家门,只得到老隆投靠亲朋谋生。父亲后来租下小店一角镶牙,母亲去做搬运苦力,时年十一岁的小立诚每天到赌场卖香烟糕饼补贴家用。每次途经学堂,听见围墙内传来朗朗书声,已经懂事的他心如刀绞。小立诚太想读书了。一次,国民党军队路过老隆驻扎学校。母亲把家里仅存糊口的米磨粉蒸成糕饼,让小立诚到军队驻地叫卖。守门的士兵吃了他十块糕饼,只付了一个铜板的双毫子。小立诚讨钱不着,反被士兵用枪托打得遍体鳞伤,还搭上“盲猪牯也想进学堂”的骂名。母亲想起客家人“勒紧裤带也要叫子女读书”

5、的老话,狠心卖掉祖上留下的传家宝银手镯,含泪对立诚说:“哪怕全家饿得肚皮贴背囊,也不能再叫你念不成书哇!”打这之后,性格纯良、勤奋好学的立诚,刻苦读书的精神一发而不可收。期间,他从老隆回到鹤市续读,初小毕业时参加鹤市区毕业会考,竟考得全区第三名,家乡社坑乡父老无不拍手称快。黄立诚暗自下决心:“从小立下鸿鹄志,非上大学誓不还。”他有上中学直至上大学的抱负,却因家境经济拮据不得不报考师范。那时省立老隆师范免交学杂费,且设有奖学金,奖学金师范部和简师部各设一名。黄立诚刻苦攻读,居然争得简师部唯一的奖学金

6、五十元(市值十担谷)的名额。母亲喜极而泣,说家里再揭不开锅,也不能花这笔钱。她让立诚把钱存放在学校财务处,细水长流,补贴读书费用。黄立诚省吃俭用了两年,读完二年级。后来,奖学金只发放一年,第二年因抗战临近,兵荒马乱,便取消了。穷且益坚的求学精神抗战爆发的严酷环境,不仅没有磨灭黄立诚的读书心志,反而更增强他“知识救国”的决心。按照当时师范体制规定,简师毕业后要当小学教师,不然四年学杂费得全部追缴回来。校方因他学习成绩优异,决意留他当老隆师范附小当教导主任。可黄立诚一心想读书深造,设法念高中,将来考大

7、学。正好这年(1940年)暑期,老隆师范原校长黄培才调任省立南雄中学当校长。这对黄立诚求学上进是个极好机会,他同校内两个家庭贫困而学习优良的同学联名给爱才重才的老校长写信,黄培才很赏识他们,并应承他们到南雄念高中的“非分”要求。可是,时局动荡,三人家境一贫如洗,既没盘缠上路,又怕隆师发现追讨学杂费,而且省立南雄中学是要开英文课的,他们念简师时,没开这门课,一点基础都没有。困难一个接一个,这可让他们伤透了脑筋。然而恰好这时,邻屋有个青年从沦陷的香港逃难回来。黄立诚就向他求教,请他辅导学习。在邻屋青年

8、的帮助下,黄立诚在一个暑期学完初中六本英语课本中的四本。紧接着最大的困难,就是去南雄的路费。从老隆去南雄,要到韶关转车,一千多里山路,没有盘缠怎么去得了?刚好,一位姓陈的鹤市车主被他们三人穷不夺志的求学精神所打动,同意免费搭他的货车到南雄。山路陡险,一路颠簸,连胆汁都呕了出来,三人长途跋涉,忍饥挨饿,相互勉励。进了南雄省立高中念高一后,怕隆师发现他们行踪,三人便征得黄培才校长同意,改了名字。他由黄日炎改为黄立诚,一直沿用至今。打这之后,黄立诚就在抗战烽火硝烟中随学校颠沛流离,度过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