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职务犯罪特征成因及防治对策

浅论职务犯罪特征成因及防治对策

ID:28498324

大小:48.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2-10

浅论职务犯罪特征成因及防治对策_第1页
浅论职务犯罪特征成因及防治对策_第2页
浅论职务犯罪特征成因及防治对策_第3页
浅论职务犯罪特征成因及防治对策_第4页
浅论职务犯罪特征成因及防治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职务犯罪特征成因及防治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文摘要摘要:职务犯罪作为一项严重的犯罪行为,其社会危害性是相当严重的,现阶段职务犯罪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不断突显其新的特征,分析其原因,既有深刻的社会原因又有个体原因,针对其特征及成因,本文提出了相应的防治策略。关键词:职务犯罪,社会原因,个体原因,防治策略-..目录前言.............................................5一、职务犯罪的新特征................................5(一)大案要案急剧增多、涉案金额急剧攀升。(二)犯案者的“级别”低高具全(三)窝案串案、团伙作案日增(四)经济职务犯罪广为

2、蔓延(五)国企领导犯罪突出,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二、职务犯罪的社会原因..............................6(一)政治原因(二)经济原因(三)思想原因(四)法制原因(五)外部原因三、职务犯罪的个体原因.............................9(一)个体品质原因(二)个体心理原因(三)个体能力原因四、社会防治对策..................................12(一)加速并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二)加大经济体制改革力度,发展生产力,提高物质待遇(三)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四)认真贯彻并进一步完善国家公务员制

3、度(五)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加强廉政建设五、法律防治对策....................................14(一)立法防治对策(二)司法防治对策六结束语..........................................16参考文献...........................................16-..浅谈职务犯罪特征成因及防治对策前言职务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进行的犯罪,它的本质特征是权力商品化,犯罪人利用社会公共权力进行“权钱交易”,以满足个人、家庭或小集体利益,其犯罪造成的危害较之其他刑事犯罪相比更甚,

4、是一种严重的渎职行为,《法学概论》,主编吴祖谋,副主编李双元、张云秀,1988年,武汉大学出版社。是当前腐败现象的集中体现,它严重地危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使党和政府的威信受到严重损害,危及政权的稳固。同其作斗争,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历史任务。一、职务犯罪的新特征(一)大案要案急剧增多、涉案金额急剧攀升。十六大以来全国查处的贪官达20多万人。过去贪污受贿数万元可算为大案,而现在犯罪金额在几十万元、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也屡屡出现。如成克杰任职期间单独或伙同他人收受贿赂款物4000多万元。浙江第一贪官温州王天仪收受贿赂180多万元、美金1万元、巨额财产来历不明1400多万元。(二)犯案者

5、的“级别”低高具全。如已查处的案件中,有高级领导干部薄熙来、文强、黄松、杨达才等;而过去被认为不入“官”流的“村官”也屡犯大贪案。如安徽省隆岗村守业贤参与私分公款31万元,受贿1万元。中国“村官”经济型职务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2003年,浙江省长兴县检察院立案查处了农村基层干部贪污挪用土地专项资金55件。(三)窝案串案、团伙作案日增。-..表现为犯罪分子内部串通、内外勾结、合伙密谋、长期群体作案坑害国家。如广东湛江走私案、厦门远华走私案等都体现了该特点。(四)经济职务犯罪广为蔓延。腐败不但在经济管理热点行业,而且在很多“清水衙门”也不断出现,薄熙来受贿案,涉案金额2044万元;新疆

6、维吾尔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原党组书记、副局长孟传杰,共计贪污公款人民币700万元,受贿790万元。这几起重大案件足以说明职务犯罪的趋势及其严重性。(五)国企领导犯罪突出,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由于国企体制存在着深刻弊端,腐败案件呈上升趋势,领导利用职权贪污受贿,挥霍浪费,挪用公款,隐匿、转移、私分国有资产等现象日益突出,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北京市丰台区法院在分析2002年以来审理过的国家工作人员涉嫌贪污犯罪案,发现国企领导干部和财务人员犯罪现象突出,占被告人总数的76%,涉案金额达678万元,占涉案总额的91.8%。据统计,2003至2004年8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查办国企人员贪污贿赂犯罪

7、25322人,中国法制网。国企改制过程中的职务犯罪造成了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二、职务犯罪的社会原因(一)政治原因1、权力过分集中,监督机制失衡。作为权力之所有者的人民,与作为权力之行使者的国家公务人员之间出现了相对分离、造成了权力过于集中但又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制衡机制的状况。另外,加之新旧体制交替时期的各种弊端,市场经济负效应的影响等消极因素,很容易使某些素质不高的国家公务人员或者利用其职务上的便利、或者滥用其职权、或者不尽其职责,实施职务犯罪。-..2、严重的官僚主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