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冯塔纳小说《艾菲·布里斯特》中女主人公艾菲性格双重性

试析冯塔纳小说《艾菲·布里斯特》中女主人公艾菲性格双重性

ID:28486238

大小:47.6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10

试析冯塔纳小说《艾菲·布里斯特》中女主人公艾菲性格双重性_第1页
试析冯塔纳小说《艾菲·布里斯特》中女主人公艾菲性格双重性_第2页
试析冯塔纳小说《艾菲·布里斯特》中女主人公艾菲性格双重性_第3页
试析冯塔纳小说《艾菲·布里斯特》中女主人公艾菲性格双重性_第4页
试析冯塔纳小说《艾菲·布里斯特》中女主人公艾菲性格双重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析冯塔纳小说《艾菲·布里斯特》中女主人公艾菲性格双重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析冯塔纳小说《艾菲•布里斯特》中女主人公艾菲性格双重性摘要:本文试对德国现实主义大师台奥多•冯塔纳的作品《艾菲•布里斯特》中的女主人公艾菲进行解读,试说明艾菲并不仅仅是一个充满人性自然的少女,她同时也深深根植于普鲁士社会的道德规范中,无论是在她的婚姻选择、与克拉姆巴斯的情事抑或是离婚后的悲惨境遇中,艾菲都并不曾表现出主动反抗或者是追求个体解放的意识,而她性格中这不可调和的两方面之间的相互斗争就注定了她悲剧的命运结局。关键词:冯塔纳《艾菲•布里斯特》自然性社会规范德国现实主义大师台奥多•冯塔纳(TheodorFontane,1819-

2、1898)是德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从发表于1878年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暴风雨前》(VordemSturm)到1897年的最后一部作品《施台希林》(DerStechlin),冯塔纳在短短二十年的创作生涯中留下了多部誉满文坛的作品。而他的代表作品长篇小说《艾菲•布里斯特》(EffiBriest)更是被托马斯•曼(ThomasMann)称为是“可以跡身于欧洲文坛的大师级作品”(Mann,1977:353):小说发生于19世纪末的普鲁士上层社会,贵族少女艾菲•布里斯特在父母做主下,嫁给了年长她二十一岁的殷士台顿男爵。婚后艾菲试析冯塔纳小

3、说《艾菲•布里斯特》中女主人公艾菲性格双重性摘要:本文试对德国现实主义大师台奥多•冯塔纳的作品《艾菲•布里斯特》中的女主人公艾菲进行解读,试说明艾菲并不仅仅是一个充满人性自然的少女,她同时也深深根植于普鲁士社会的道德规范中,无论是在她的婚姻选择、与克拉姆巴斯的情事抑或是离婚后的悲惨境遇中,艾菲都并不曾表现出主动反抗或者是追求个体解放的意识,而她性格中这不可调和的两方面之间的相互斗争就注定了她悲剧的命运结局。关键词:冯塔纳《艾菲•布里斯特》自然性社会规范德国现实主义大师台奥多•冯塔纳(TheodorFontane,1819-1898)是

4、德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从发表于1878年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暴风雨前》(VordemSturm)到1897年的最后一部作品《施台希林》(DerStechlin),冯塔纳在短短二十年的创作生涯中留下了多部誉满文坛的作品。而他的代表作品长篇小说《艾菲•布里斯特》(EffiBriest)更是被托马斯•曼(ThomasMann)称为是“可以跡身于欧洲文坛的大师级作品”(Mann,1977:353):小说发生于19世纪末的普鲁士上层社会,贵族少女艾菲•布里斯特在父母做主下,嫁给了年长她二十一岁的殷士台顿男爵。婚后艾菲随丈夫迁往凯辛县并在此与

5、克拉姆巴斯少校发生私情。六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殷士台顿发现了艾菲与克拉姆巴斯之间的私情,他向克拉姆巴斯提出决斗并在决斗中杀死了对手。按照当时的道德规范,殷士台顿提出离婚并剥夺了艾菲对女儿安妮的抚养权。离婚后,艾菲受到包括双亲在内的整个上流社会的排斥。内心的折磨和社会的遗弃侵蚀着艾菲年轻的生命,年仅二十九岁便离开了人世。1895年,冯塔纳在一封写给科尔马尔•格林哈根(ColmarGriinhagen)的信中写道:“长久以来,这种自然性都深深吸引着我。我重视它,且为之倾倒。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我笔下所有的女性形象都会遭逢心灵创伤的原因。也正是

6、因着这些创伤她们才令我着迷;我喜爱她们,不是因为她们的美德,而是因为她们的人性,因为她们身上的弱点和罪过。”(Fontane,1980:373)艾菲恰恰就是这样一个充满“自然性”、“人性”、“弱点和罪过”的少女。出于这个原因,自小说《艾菲•布里斯特》问世以来,就不乏研究学者从这个角度出发,将女主人公艾菲解读为一个罔顾社会道德规范、打破陈规桎梏的女性,将艾菲与克拉姆巴斯之间的私情解读为艾菲试图追求个体解放的举动。事实上,这种观点是非常片面的,艾菲自始至终都并不仅仅是一个充满人性自然的少女,而是牢牢绑定于当时普鲁士社会的道德规范之上。无论

7、是在她的婚姻选择、与克拉姆巴斯的情事抑或是离婚后的悲惨境遇中,艾菲都并不曾表现出主动反抗或者是追求个体解放的意识,就像小说中艾菲的妈妈说的那样:“她一贯随波逐流,如果风平浪静,那么自然一切都好。想让她斗争或者反抗那是不可能的”。(EB,219)而艾菲悲剧的命运则恰恰就源于她性格中这不可调和的两方面之间的相互斗争:一方面充满“自然性”和“人性”,而另一方面,社会规范在她心中根深蒂固,构成了她性格中不可磨灭的另一面。一、艾菲的婚姻选择小说开篇,艾菲出现在读者的视野时就被描绘为一个无拘无束、活泼张扬的少女,喜欢爬上秋千,在高空中荡来荡去,享

8、受自由的感觉。但是即便是此时的艾菲,也早已展露出她性格中的另一面:当艾菲的两个小伙伴赫尔塔和荷尔答表示“格尔特•冯•殷士台顿”这个名字听起来有些奇怪、有些可笑的时候,艾菲很不高兴地反击道:“贵族的名字就是这样。正因为是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