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cu临床护理路径在急症救治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ICU临床护理路径在急症救治中的应用朱翔(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644000)【中图分类号】R47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7-0368-01【摘要】目的探讨ICU临床护理路径在急症救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12月ICU急症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采用ICU急症抢救护理临床路径进行治疗和护理;每组患者40例。比较两组患者心电监护仪误报警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有效抢救时间、医嘱执行时间、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2、lt;0.05,差异只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U护理临床路径在急症患者抢救中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服务质量,并且有助于降低护理成木,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ICU临床护理路径急症ICU(IntensiveCareUnit)即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是一种集现代化医疗护理技术为一体的医疗组织管理形式。ICU的护理工作流程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抢救及治疗效果,而ICU护理临床路径是按照临床路径表的标准化治疗护理流程,让患者从住院到出院都按照此模式来接受治疗护理;是以患者病情转归为标准,建立的护理服务链[1],目的是依据最佳的治疗护理方案
3、,降低医患双方的成木,提高诊疗护理效果。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只至12月采用ICU急症抢救护理临床路径把诊疗护理常规合理化、流程化,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12月ICU急症住院患者80例。其中,观察组40例,年龄20-59岁,平均年龄33岁;对照组40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5岁。其中心力衰竭患者13例,脑外伤患者16例,胸外伤患者14例,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1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5例,颅内出血患者1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4、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采用ICU急症抢救护理临床路径进行治疗和护理,即患者到达医院后,经过急诊分诊护士对病情进行快速评估,立即进入急救护理路径。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奋效抢救时间、医嘱执行吋间、患者住院吋间。1.4统计学分析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组间计量数据采用(-x±s)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两组患者的两组冇效抢救时间、医嘱执行时间、患者住院吋间见下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有效抢救时间、医嘱执行吋间、患者住院吋间明显短于
5、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讨论临床护理路径的概念首次由新英格兰医学中心(波士顿,美国)的KarenZander,和KathleenBower于1985提出[1]。临床护理路径在英国和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被引入,旨在支持临床指导方针和协议的实施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供明确的护理标准,帮助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服务质量,并且奋助于降低护理成本,缩短住院时间。临床护理路径主要看作是一个多学科的工具,以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循证途径,也被作为专业人士之间的沟通工具,管理和标准化成果为导向的护理[2】。急救护理路径可使急诊护士有
6、预见地、有标准地、主动地沿路径内容进行工作,对于ICU患者来说,争取奋效的治疗吋机就是争取了患者的生命。急救护理路径变被动护理为主动护理,从吋间上预测患者下一步的救治措施。本组病例显示,采用ICU急症抢救护理临床路径进行治疗和护理在奋效抢救吋间、医嘱执行吋间、患者住院吋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实施ICU急症抢救护理临床路径后,避免了人为因素造成的治疗差异,使护理人员按照计划,冇序的进行工作,可以使护士明确ICU急症抢救护理临床路径中的作用,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从而节约了人力资源,提高了抢救效率[3】。综上所述,ICU护理临床路径在急症患
7、者抢救中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服务质量,并iL有助于降低护理成本,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KarenZanderandKathleenBower,NursingCaseManagement,BlueprintforTransformation,1987.[2]KrisVanhaecht,MarcusBollmann,KathyBoweretal.Prevalenceanduseofclinicalpathwaysin23countries—aninternationalsurveybytheEuropeanPath
8、wayAssociation.JournalofIntegratedCarePathways,2006,10,28-34.[3】黄爱珍.心肺脑复苏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4,39(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