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396981
大小:7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9
《自拟愈疡汤治疗消化性溃疡30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自拟愈疡汤治疗消化性溃疡30例由松君柳婷烟台桃村中心医院(山东栖霞265301)【摘要】目的观察自拟愈疡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自拟愈疡汤,每日一剂,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健胃愈疡颗粒,一次一袋,一日3次,温开水冲服,一个月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12例,好转14例,无效4例。对照组治愈9例,好转12例,无效9例。结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关键词】消化性溃疡愈疡汤.[中图分类号]R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3)10-98-01消化性溃疡
2、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紧张,饮食不规律和饮酒等因素,消化性溃疡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消化性溃疡主要与胃酸的增多和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常可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及癌变。笔者自2010年以来,自拟愈疡汤治疗消化性溃疡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所有6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19一65岁,平均45岁;胃溃疡18例,十二指肠溃疡12例;病程3个月一5年。对照组30例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
3、龄45岁;胃溃荡16例,十二指肠溃疡14例;病程2个月一4年。1.2诊断标准:消化性溃疡按《实用内科学》标准,凡具有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节律性上腹部疼痛,并有腹胀、反酸、嗳气、纳差等,经胃镜证实有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溃疡均在活动期为阳性。1.纳入及排除标准符合《实用内科学》消化性溃疡诊断标准纳入,排除非活动性溃疡、溃疡穿孔及恶变、胆囊炎、胆石症。1治疗方法2.1治疗组:方用自拟愈疡汤治疗。药用黄芪30g,白芍30g,海螵蛸30g,白芨15g,蒲公英15g,三七粉6g(冲服),地榆15g,鸡内金15g,白术15g,蒲黄1
4、0g,甘草10g,佛手10g,半夏12g。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一个月为一个疗程。胃脘胀闷加厚朴10g,嗳气加代赭石30g(先煎),纳差加焦三仙各15g,阴虚加石斛20g。2.2对照组:健胃愈疡颗粒(湖南湘雅制药有限公司,9袋/盒),一次一袋,一日3次,温开水冲服,一个月为一个疗程。两组病例治疗期间,同吋嘱患者停服其他药物,生活规律,并忌食辛辣、油腻食物及烟酒等物,清淡饮食,调畅情志。2治疗结果2.1疗效判定标准:治愈:胃脘痛及其它症状消失,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正常。好转:胃脘痛缓解,发作次数减少,其他症状减轻,X
5、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奋好转。未愈:症状无改善,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无变化。2.2结果:治疗组30例,治愈12例,好转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30例,治愈9例,好转1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经统计学处理(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3病例介绍孙某,男,42岁。2010年3月12日初诊,3年前因胃痛、反酸,曾在某医院门诊诊治,当吋诊断为胃溃疡,经4个周治疗后,疼痛减轻。3年来患者因饮食不节、情志不畅等因素,病情时有反复。近10天来,因饮食不当而出现胃脘胀痛,反酸加重,嗳气频
6、作,餐后加重,随来我院诊治,症见面色萎黄,吋有腹胀,全身乏力,U苦,嗳气、舌苔薄黄,脉弦。体温36.3°C,脉搏75次/分,血压130/80mmhg。心电图及腹部彩超检査均未见异常。胃镜示:胃溃疡,HP阳性。诊断:胃溃疡(胃脘痛)。证属肝胃气滞,脾虚不运。治宜疏肝解郁,健脾和胃。药用黄芪30g,白芍30g,白术15g,海螵蛸30g,蒲公英15g,地榆15g,鸡内金15g,白芨15g,蒲黄10g,佛手10g,代赭石30g(先煎),甘草10go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以上方为主,辨证用药一个月后,诸症消失,胃镜复查见:胃溃
7、疡愈合,HP阴性。1讨论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较高。现代医学认为,主要原因是与胃酸增多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西药治疗主要是抑制胃酸和抗幽门螺杆菌,保护胃黏膜。根据患者表现为胃脘部胀痛、反酸等症侯而归属于中医“胃脘痛”范畴,按胃痛进行辨证治疗。方中选用黄芪、白术补气健脾,其中黄芪有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海螵蛸、白芨消肿生肌,制酸止痛;蒲黄、地榆、鸡内金、蒲公英解毒敛疮,生肌止痛;佛手舒肝理气止痛;代赭石降胃止逆;白芍、甘草和中缓急止痛。本方既调理脾胃,又敛疮生肌止痛,标本兼顾,从而促进溃疡愈合。由于消化性溃疡具有反
8、复发作的特点,在合理用药的同时,必须调畅情志、合理饮食、起居有常,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及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的药物。参考文献[1]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第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981-1989.[2]田德禄.中医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7-18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