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目标与实践:大学本科教学反馈机制研究

问题、目标与实践:大学本科教学反馈机制研究

ID:28384072

大小:54.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9

问题、目标与实践:大学本科教学反馈机制研究_第1页
问题、目标与实践:大学本科教学反馈机制研究_第2页
问题、目标与实践:大学本科教学反馈机制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问题、目标与实践:大学本科教学反馈机制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问题、目标与实践:大学本科教学反馈机制研究(摘要)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总体目标下,提出大学牛应具备基木的人文素养、熟练的说写能力及发散的逻辑思维等三项基木能力。能力的培养体现在分层次的课程体系设置、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以及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诸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前、课中、课后反馈以及实习、毕业反馈,实现学牛与教师的相互交流、多向沟通,达成学牛基木能力的提高乃至创新型人才的养成。(关键词)教学反馈创新型人才能力培养1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大学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为什么我们的大学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一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道出了中国高等教育的“病灶

2、”。这一难题如何破解?钱老在提出问题的同时,给出了产牛这一问题的根源所在,即中国“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因此“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也就无法产牛创新型人才。那么,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仅就大学教育阶段而言,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乃至学生实践等各环节,均涉及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木项研究拟从大学教学反馈机制入手,通过对大学教学诸环节的系统反馈过程来发现学牛的需要,进而设定教学目标,提升教与学的质量,最终实现大学牛创新型人才的养成。对于大学教学反馈,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在英国的一项调查中,反映出大多

3、高校未能对学牛的作业提供反馈,而在澳大利亚的一项连续三个五年的调查中,多数木科牛对教学反馈的充足性表示不满。与教师和管理者对教学反馈不充分相反,学牛对反馈机制的关切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包括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内外辅导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反馈,而且还涉及反馈信息的时效和频度等方面。在大学木科教学反馈的国内实践与研究中,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归纳。一方面,把教学反馈纳入大学牛学习中的一部分或以单门课程实践为例予以讨论。有学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通过学牛的自我评价与教师的检测反馈相结合,为学牛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提供最为有益的助力。另一方面,则对教学反馈机制予以系统化的研究

4、。有学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效组织教学反馈,并掌握和利用反馈信息,才能使教与学处于最佳状态,以提高授课效益。高校必须建立自教学管理者到教师的健全完善的教学反馈机制,才能及时发现教与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得以及时解决,进而达到教与学的双向提高。2目标设定:人文素养、专业技能与发散思维由于本项论题的参与者均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从教者,因此所探讨的论域则为大学文科本科生的培养层次。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理论探讨,我们认为文科本科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除了掌握本专业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外,亦应具有一定的文科通用人才的相关素养。两者的关系是,本专业的专业人才培养目

5、标定位是基础,文科通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拓展。前者的定位不言自明,勿庸申论,对于后者则有必要详加说明。中国大学过细化的学科分类体系来自于1952年的院系调整。该体系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大量的工科技术型人才的现实,则把高等教育的重心放在工程和科学技术教育上,进而形成按产业部门、行业其至产品来设立学院、系科和专业的体系,社会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类专业被停止并取消。改革开放后虽然陆续恢复了人文社科类专业,但是过细化的专业分类体系仍然未有改观。过细化的系科分类体系的弊端在工科、自然科学类已有突出显现,更遑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诸学科,因而近年高教界提倡改革的呼声不断。正是

6、在上述高教改革背景下,我们提出了文科通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该培养模式不人为式地以某一特定地域、某一特定行业领域其至某一专业领域设限,而是以专业为基础进行文科通用型人才的拓展。在培养环节中则遵循人文素养、专业技能和发散思维协调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具体体现在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设定、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及教学方法和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诸过程中。3教学实践:大学本科教学反馈机制的构建3.1课前反馈。在每门课程开课前,教师把课程进度表以及所需阅读的文献资料发给学生,以便使学生在开课前对本门课程的体系及进度有一个人致的了解,要求学生在每次开课前阅读相应的文献资料,对相关

7、知识点有一个简单的梳理,并能带着问题意识听课。特别在一些思辨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对阅读的文献资料作岀阅读札记,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在上课的前一天发给教师,以便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增加知识传授的针对性。3.2课中反馈。这是教学反馈中比较常用的一种反馈模式。课中反馈一般分为三个相应的环节。其一,每次上课前10分钟教师进入教室,抽查学生上次课的课程笔记,了解学生课程笔记对于重点、难点问题的记录情况;教师并就上次课程内容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其二,上课的前5〜10分钟,复习上次课程内容,并对学生有疑问的内容予以强调和解释。其三,根据课程的进度情况,在课程学习期

8、间组织3〜5次的课堂讨论,考察学生对于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