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从语境角度解析大学英语语言技能的培养

试析从语境角度解析大学英语语言技能的培养

ID:28381486

大小:6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9

试析从语境角度解析大学英语语言技能的培养_第1页
试析从语境角度解析大学英语语言技能的培养_第2页
试析从语境角度解析大学英语语言技能的培养_第3页
试析从语境角度解析大学英语语言技能的培养_第4页
试析从语境角度解析大学英语语言技能的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析从语境角度解析大学英语语言技能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析从语境角度解析大学英语语言技能的培养论文摘要:《大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大学生语言技能的要求。通过文献回顾,指出我国大学生英语语言技能薄弱现状,从语境角度出发,解析大学生语言技能影响因素,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应创设真实、自然语境,促进学生语言技能提高。论文关键词:英语语言技能;语境理论;语境教学《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XX年修订版)中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

2、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学目标逐渐从注重扎实语言基础知识转变为注重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而我国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培养下的学生英语语言技能十分薄弱,难以适应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文章从语境角度分析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学生语言技能培养问题,提出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创设真实、自然的语境,以语境为切入点,从语境中学得技能,在语境中提高英语语言技能。一、我国大学英语语言技能教学现状1.英语语言技能所谓技能,是通过练习、实习、读、说、听、写等实践活动获得一种能完成外语工作的各种技能。语言学家将语言能力分为听、说、

3、读、写四种技能,即英语语言技能通常划分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2.我国大学英语语言技能教学现状大学英语教学在我国已走过三十多年历程,取得长足发展,但也突显出诸多问题。(1)教学理念欠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因经济、地区等差异发展不平衡,部分高校英语教学紧跟社会、经济发展适时调整发展方向,转变教学理念,但就总体而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仍然笼罩在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理念下,教学中依然实行“以教师为中心”,“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教师课堂上注重基

4、础知识的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但教师鲜少提供运用语言的机会,造成学生语言技能无法适时使用,进而造成语言技能薄弱,存在多年的聋哑英语仍未解决。(2)“教”、“学”、“用”三者脱节。就大学英语教学来说,很多院校都要求学生在毕业前通过四、六级考试;就求职情况而言,有些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只看重应聘者的考试成绩或者各类证书。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忽视了对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另外,学生为了能通过四、六级考试,经常进行题海战术,研宄应试技巧,忽视了对语言技能的训练

5、,语言只有在应用中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大学英语教学没能将“教”、“学”、“用”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偏离了英语教学的真正目的。二、语境理论语境(context)这一概念是由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1923年提出来的。马林诺夫斯基对语境的关注始于词语和话语意义的理解(intelligible)问题,然后延伸到整个语言问题。包括情景语境(contextofsituation)、话语语境(contextofdiscourse)和文化语境(contextofculture)0情景语境是指语篇产生的环境。话语语境是指字、词、句、

6、段等的前后可帮助确定其意义的上下文。文化语境是指某种语言赖以根植的民族里人们思想和行为准则的总和。[1]后来伦敦语言学派的创始人弗斯()接受并发展了马林诺夫斯基的这个术语,对语境理论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对于什么是语境至今尚没有明确的定义。韩礼德()就语境的含义和构成因素方面提出语境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他进一步将情景语境语域细划为三个变项,即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2]而海姆斯将情景语境更加具体化,分为八项:即环境(setting)、角色(role)、功能(function)、概

7、念(notion)、风格(style)、重读和语调(stressandintonation)、语法(grammar)、词汇(vocabulary)和语言帮助(languageaid)。这些构成因素既互相依存,又互相关联,并决定语言使用的形式。我国最早的系统的语境理论是由我国的修辞学创始人陈望道先生创立的。他的理论包括情景适应论和情景论,核心是前者。情景适应论认为,“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凡成功的修辞,必定能够适应内容复杂的题旨、内容复杂的情境,极进语言文字的可能性”。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王德春教授在

8、《使用语言的环境》一文中给语境下了一个描述性定义:“言语环境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其中除了一定的上下文之外,主要因素有:使用语言的时间、地点、场合、对象,使用语言的人和使用语言时所表现的思想”。二十年后,王先生进一步补充了他的观点,把语境的诸因素区分为主观和客观两大类。他说:“语境就是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和使用语言的人、身份、思想、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