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381348
大小:5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9
《试谈新课程化学教学中创设情景的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谈新课程化学教学中创设情景的方法郭玉华江丙省上犹中学341200创设情景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其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牛.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合理地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就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木文谈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情景。一、通过实验,创设教学情景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过程中大量直观、真实、生动、有趣的现象,创设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全方位参与知识的内化过程,既
2、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乂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和动脑的能力以及探索新知的精神;既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知识,启发学生思维,又可以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从而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目的。二、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教学情景化学学科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现实生活中处处涉及到化学知识,运用实际牛.活来创设教学情景,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乂有助于学生结合实际牛.活中的现象来理解新的知识。创设的情景越真实,越接近学牛.己有的知识经验,就越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教学焰色反应的内容时,可
3、以创设以下情景:每逢节日或者盛大喜事时,人们就会燃放烟花,以示庆贺,烟花燃放时各种各样美丽的颜色在空中绽开,那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美丽的颜色呢?进而引入课题。三、通过实物展示,创设教学情景利用展示实物创设情景,可以让学生最直接地通过对实物观察,迅速掌握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物理性质,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教学目标。例如:利用正四面体模型和甲烷分子球棍模型作对比,教学甲烷(CH4)分子的空间原子构型,可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四、利用名人轶事创设教学情景化学发展史上很多很多的名人轶事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用艽创设情景,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
4、心和求知欲。例如在教学《元素周期律》吋,可创设如下导入情景:门捷列夫在1871年突然宣布,一定存在一种元素,他称为“类铝”,虽然他们未曾相见,但他可以知道这种元素的相貌、性格和脾气,而II说得有声有色,活龙活现。到了1875年,法国家布瓦博德朗在对铝和铊进行研究,在1876年5月他在法国科学院《科学报告集》上公布了自己的新发现,并给出了奋关这种新元素的性质:比重是4.7,溶点只冇29.8°C。可是不久,他收到一封来自彼得堡的信,署名是门捷列夫,门捷列夫在信中以非常肯定的语气指出了布瓦博德朗关于新元素测定的不准确性,尤其是比
5、重不应该是4.7,而应该在5.9到60之间。当时布瓦博德朗很疑惑,他明知自己是世界上制得这种新元素单质的人,门捷列夫怎么会知道这种元素的比重呢?不过,布瓦博德朗是个非常谦虚谨慎的人,于是他又重新仔细做了比重实验,结果确定为5.94,与门捷列夫的预言完全一致。门捷列夫又没有制得这种新元素,他怎么会知道这种元素的面貌、性质和脾气呢?难道他是神仙,有未卜先知之能?进而引入课题。五、利用谜语,创设教学情景谜语是隐含事物特点或含义的隐语。它冇高度概括力,又冇丰富的内涵。其语言简短精练,虽然只有寥寥数字,却以生动的形象、巧妙的语言,勾
6、画出事物最为显著的特征。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兴趣,启动学生的无意识记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教学磷(P)的性质时让学生猜“嫩皮软质白蜡袍,一生常在水中泡;有朝一日上岸来,不用点火烟自冒。”讲固态二氧化碳(CO2)让学生猜“似雪没有雪花,叫冰没有冰渣,无冰可以致冷,细菌休想安家。”学习二氧化硫(S02)性质吋引出“唐僧师徒往西行,一股妖风扑面迎;路旁鲜花全变白,胸闷气紧泪淋淋;悟空慌忙腾空望,远处山顶呈烟云;请君帮忙想-想,到底是个啥妖精?”在这样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无须刻意去记忆,就可以从中掌握涉及到的需要
7、掌握的知识。六、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化学学科“是一门宏观现象后面蕴藏着微观奥秘的自然科学,宏观现象是它的特点,微观抽象性是它的难点。”利用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像、声音、数据、动画和视频等信息于一体,模拟微观的运动,使微观世界宏观化,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变静态为动态,对瞬间定格分析;展示感性材料,缩短时空距离;模拟实验室中不易完成的实验,使实验更加完整。能让学生亲自体验和感受知识,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求知,加速记忆所学的知识。使课堂教学方式转变为视听等多种感官的共同协作,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
8、理论,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总之,情景教学有助于学生组织思维,理解具体情景所传递的信息,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可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感知信息。教师精心创设适当的教学情景,可以唤起学生的思维,激发其学习的原动力,促进艽认知和实践能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