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373903
大小:66.1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9
《关注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注“教学设计”♦山东教育学院教授齐健所谓“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是我们的新课程rti理念层面转化为课堂实践层面的重要桥梁。在很大程度上,课堂教学设计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行为。即,有什么样的教学设计,就往往会有什么样的课堂表现。因此,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若想真正得以全面落实,就必须要从“教学设计”入手。一般来讲,“教学设计”应当包含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基本要素。这里必须要
2、明确,我们不能把教学设计仅仅定位于解决知识如何授受的问题上,更重要的是还必须要强调“对学习环境的创设、学习情感的培养、学习方式的指导和学习技术(策略)的关注”。即“教学设计从关注学生需要学习什么,为什么学,怎么样去学出发,來考虑教师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样去教,直至学生学得怎么样,考察和评价教学行为等方面”(鲁献蒙)。具体来讲,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通常应包括课前分析、实施过程和课后反思等三个基本环节。一是课前分析。它包括:①分析教材:包括课程标准的要求;每课教学内容在整个模块中的地位、特点和作用;高中教材内容与初中教
3、材的关联等。②分析学情:包括学生己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等。③确定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目标、方法培养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④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⑤确定教学实施的基本策略:包括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两方而实施策略的选择。⑥设计教学环境和教学用具,等等。二是实施过程。指对教学过程与策略方法的设计,即解决冃标实现的途径问题。它包括:①设计问题的展开方式,即如何进入问题的情境。②设计问题的解决方式,如探究的、体验的……。③预设教师和学生在实施过程中的行为活动,以利于调整。④设计和准备相关
4、的材料和使用方式。⑤设计鼓励和引导学生的方式方法,等等。三是课后反思。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针对教学设计方案和教学实施效果,及时做出自我评价;二是根据教学实际,对教学设计方案进行必要的、及时的修订,等等。(参见孔亚峰:《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适应性变革》,载《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年第10期)从教师设计教学的角度而言,课程实施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新要求,都应当通过教师富于创造性的教学实践活动才能得以落实。同时,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制的各个版本的历史教科书,基本上都是以主题单元的形式呈现教学内
5、容的,拥有着比较宽广的延展空间,这也为教师教学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可能。鉴于普通高中新课程设计的立足点已不再是仅仅着眼于学科知识本位价值,而是一切以促进学生生命整体素质的发展为根本,因此,我们的教学设计也就必须要真正转到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为本的宗旨上來。教师一切“教”的行为设计,都必须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这个立足点。概言之,即“因学定教”。其中,如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问题,应是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吋必须要首先加以关注的。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角度而言,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了其“设计和实施有利于学生学
6、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的新理念。在这个前提之下,我们的教学设计就必须要树立崭新的设计理念一一即,一定要真正以学习者为中心,切实遵循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内在规律,突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以学习者的“学”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设计的落脚点。换言之,我们觉得有以下两点至为重要:一是要务必强调对学生状况进行细致分析。学习者对实现某项学习目标而已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了解和掌握的程度等,是教学实施成败的关键。因此,要搞好教学设计
7、,就必须首先重视分析学生的一般特征,注重学生认知结构的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准备情况等,以便为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活动的安排和教学策略的采用等提供科学的依据。如果我们不考虑学生的水平和能力,而只是单纯地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那是不可能指望获得很好的效果的。二是耍切实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学生能否发展,学生能否主动发展,学生能否全面发展,是我们进行教学设计的终极追求。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教学设计必须是真正站在学生学习的立场上来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应用教学技术和描绘教学过程的。学习
8、目标不应该是我们强加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不应该是我们主观上想当然的来设定的,学习评价也不应该是市教师单方面来武断裁决的。这一切都应当是在充分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出发而形成的。即,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设计应该是指导性的,而不是指令性的;教学过程的操作应该是动态发展的,是预设与生成相统一的,而不应当是完全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