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量基因测序仪》编制说明

《高通量基因测序仪》编制说明

ID:28372288

大小:249.0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9

《高通量基因测序仪》编制说明_第1页
《高通量基因测序仪》编制说明_第2页
《高通量基因测序仪》编制说明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通量基因测序仪》编制说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通量基因测序仪》行业标准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在基因测序技术飞速发展,基因测序平台不断丰富和渗透至医学、健康、环境、农业等各个领域,国家乃至世界并未对基因测序技术进行相关的标准制定的基本国情下,本标准开始酝酿萌芽,因此本标准开始酝酿萌芽。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深圳华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达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参与撰写。主要起草人:黄杰等。2、工作过程本标准于2018年3月形成工作组草案,2018年4月11日在北京召开了工作组草案讨论会,5月30日召开标准研讨

2、会,针对工作组草案和验证方案进行了讨论。会后在2018年6月至7月组织企业对标准进行了验证,并形成征求意见稿。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1、标准制定的意义、原则由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在临床检测中的逐步推广,越来越多的机构进行了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研究、开发、使用的测序平台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对测序仪的性能及使用进行规范,对临床使用上的风险不易把控,所以急需研制一个行业标准对高通量基因测序仪进行评估。行业标准的制定将有助于提高并统一标准。本标准编写格式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的格式要求进行编写。制定的标

3、准应能反映我国高通量基因测序仪的最新水平。制定标准时尽可能地做到简化、统一、协调、优化;既要考虑其先进性,也要考虑到实用性、可行性;既要符合国内外发展的需要,也要结合国内目前的实际状况。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标签和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贮存、参考文献。本标准编制时遵守了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系列标准确定的规则。本标准在相关技术指标的确定参考了相关文件以及目前市场上产品说明书和性能评估资料,并结合临床要求,确定了本标准。2、本标准性能指标制定依据,对于有争议指标的处理及验证情况。对现

4、有高通量基因测序仪指标进行调研评估,考虑到不同测序平台与技术可能存在不同的结果评价指标,因此需要在这些众多指标中找到具有代表性的通用评价指标,才可以对所有不同平台的试剂盒检测结果进行规范性评判,以满足标准制定需要简化、统一的要求。对于高通量基因测序仪而言,需同时达到一定的测序质量和检测能力要求,才能定义为才能定义为一个成功的高通量测序结果。目前商业上常用的第二代测序平台根据测序原理可分为光学技术(Illumina公司、华大基因公司为代表)和半导体技术(Thermo公司为代表)。每个测序平台都有各自的特异性参数,包括仪器大小、通量、读

5、长、运行时间及测序成本等,企业应结合具体的临床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测序平台并进行评估。经过对各测序结果指标值的筛选比较与分析,选定符合高通量基因测序结果的评价指标,包含测序读长和通量、碱基识别质量百分比、测序覆盖率和测序平均深度、测序准确率、重复性、软件功能、安全要求、环境试验要求、电磁兼容性要求等评价内容。以上指标即作为本标准评定高通量测序仪的主要参数。针对以上指标在不同高通量测序平台测序结果中的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国内外测序技术的发展水平,综合得出用于高通量基因测序仪性能评价的以上指标的具体阐述。征求意见稿形成前,对行标中以下问

6、题进行了探讨:1、完善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保证术语定义的全面性,术语定义要求有出处,和其他标准相同的定义建议引用并采用见**标准的形式表述。2、进一步征求重复性定义在本标准中的适用性,征求行业意见考虑一致性或仪器稳定性指标,通过验证形成重复性指标在测序一致序列准确率或SNP/indel准确率的偏差范围要求。3、征求4.6安全规定的要求是否符合测序仪的要求。4、删除范围中第三段中三代测序仪的表述。5、试验方法前增加测序仪工作条件的描述。6、建议规定测序读长、测序通量等指标的最低要求。7、在4.5软件功能指标中建议符合软件相关指导原则的

7、要求或GB25000.1标准。经过验证后形成征求意见稿,收到相关意见后进行修改,并且在月份的研讨会上,专家给出意见,与会代表进行讨论。三、主要实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目前国内外对于高通量基因测序仪的研究是日益广泛,临床对该技术的需要也越来越强烈。但是由于目前国内外都尚未有成熟标准可供参考,而对于高通量基因测序仪的性能评价,各家都有不同的展现形式,然而大家对于高通量基因测序仪性能评价的整体思路基本上是一致的。测序读长和通量、碱基识别质量百分比、测序覆盖率和测序平均深度、测序准确率、重复性、软件功能、

8、安全要求、环境试验要求、电磁兼容性要求等指标成为基本的通用展现共识。这也越来越需要有一套相对完善的国家标准甚至行业标准的指导,因此,中国食品检定研究院联合国内主要研发单位,对高通量基因测序仪的标准进行了研制。本标准在基于文献、经验数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