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368276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9
《地下空间环境行为研究——以南京新街口地下空间为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地下空间环境行为研究——以南京新街口地下空间为例谢遥南京林业大学南方学院城市规划专业电子信箱:385782426@qq.com前言要对地下空间的人们环境行为进行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两个概念以及其相互关系,一是地下空间的特点、二是环境行为的含义。当两者的基本概念弄清之后,研究的重点就是对在地下空间里的人们的环境行为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次研究以南京新街口地区为研究对象,以大量文献资料与学术专著为理论支撑,通过实地的取证调查,反应人们在研究环境中的各类行为表现特征,从而对地下空间的设计提出更加合理、完善的改进方案正文研究人的行为以环境心
2、理学理论为理论基础,环境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环境与人类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环境心理学研究重点在于建筑环境与人的行为的相互关系,如何达到任玥环境关系的最适化。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的束昱、王保勇等学者针对地下空间设计进行专门的探究,以人的心理因素出发,探究地下环境对人们心理活动及行为特征的影响。包括马璇、董亚萍、侯学渊在内的多名学者的研究结论得出一个共同点,就是地下空间的设计对人们行为表现有着明显的影响,因此研究地下空间下人们的环境行为的目的是在于通过对大量事实的研究与分析之后,能够找出地下空间设计中存在的尚待改进的部分,使之
3、实际更加人性化、合理化。人的行为的特征人的行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现象之一,像一个变化万千的万花筒一样,对不同的刺激可以有相同的反应方式;相同的刺激也可以有不同的反应方式。人每天都在从事葛洪活动,活动就是行为表现。研究人的行为对空间的意义:行为研究是对人关怀的重要体现,建筑师不是抽象的关怀人,而应关怀具体的人——各种不同特点的使用者:老人、青年、儿童、妇女甚至残疾人。要为人们创造满意的空间环境,如居住区必须适应居民的行为模式和不同居民对居住心理,交往的需要。并且还要重视不恰当的规划、设计对使用者行为的制约、恶劣的人造环境对居民心理
4、产生的影响,从而导致各种不良行为。1995年,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的马铁丁对建筑学中的心理环境进行探索研究,阐述心理环境学和心理建筑学的相互联系,说明它们与环境心理学的崛起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对未来的建筑和环境的设计产生积极的影响,并对未来建筑中心理环境学进行了预测。同济大学建筑与成规学院的张玲玲在《环境心理学中的微观空间行为》中提出,人在环境中的行为可以从三个空间层次上考虑:微观空间行为、中观空间行为和宏观空间行为。在微观、中观、宏观三种空间层次中,微观空间是最个性化的,与人有最直接密切的关系。从建筑学的角度,微观空间
5、的设计直接的影响到人的具体行为。微观空间的界定受到个人空间的大小影响,而个人空间的大小又受到文化、个性、种族、年龄、性别、双方的关系、相互接触的方式、社会影响、个人心理状况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地下空间与地面空间无论是从采光还是方向感来说,都与地表空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而不同的人群在同一个空间下的行为表现又各不相同,因此,研究可以通过人在所处环境中的行为表现了解空间设计的特征,对改进设计方案有着良好的帮助作用。地下商业空间地下商业空间是现阶段随着城市空间立体化开发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城市地下空间中,主要有地下商场、地下街及各种地下
6、文化娱乐场所等盈利性的服务业空间,有的与地面空间连在一块,有的与地下交通项链。下下商业空间的所处位置比较特殊,与交通系统紧密项链,从属于城市的公共空间,往往人流相对集中。有序、合理、综合、高效的开发利用城市地下公共空间资源,引入城市的商业生活,是城市现代化改造与建设中解决中心城区高目睹纾解、扩充基础设施容量、达到人车立体分流、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寻求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多方面的均衡与统一、减少环境污染、节约土地资源等现代化城市中心区更新与复苏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中较有效的途径之一。2007年上海交通大学的李敏在《基于用户行为
7、研究的地下商业空间的商业推广研究》中提出,地下商业空间的特殊环境特征,使得其商业模式、经营方式等区别于现有其他商业空间,同时,地下和商业的两重性影响了用户行为,目前国内已存在的地下商业空间的设计存在种种问题,给商业运作及推广以及用户行为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对地下商业空间的商业推广和环境研究有着深刻商业价值和设计意义。地下交通空间地下交通空间从其组织形式和方向标识上都异于地上空间,地下空间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空间环境,交通与商业的紧密联系,使得功能复杂的地下空间在设计上更被要求美观而合理,一方面在创造良好环境的同时,更不能忽略功能性
8、与合理性,地下交通的组织作为功能型服务设施则显得尤为重要,人们在这一环境下所表现出的行为特征能够直接反应交通空间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其的研究能够加深对地下空间环境设计的整体认知。2005年,陈志龙、王玉北编著《地下空间规划》一书,从对城市地下交通(地下步行系统、地下停车系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