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艺术要遵循传统与创新并举

戏剧艺术要遵循传统与创新并举

ID:28339225

大小:56.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9

戏剧艺术要遵循传统与创新并举_第1页
戏剧艺术要遵循传统与创新并举_第2页
戏剧艺术要遵循传统与创新并举_第3页
戏剧艺术要遵循传统与创新并举_第4页
资源描述:

《戏剧艺术要遵循传统与创新并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戏剧艺术要遵循传统与创新并举魏天红(河北省安平县文化体育局,河北安平053600)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7-082-01摘要:对历史要辩证的研究,戏剧艺术对传统的一要遵循,二要创新,二者并举。没有不变的事物,也没有不创新的艺术,戏剧艺术只有不断创新才会有更强的生命力。关键词:戏剧艺术;遵循传统;改革创新一、对六十年代戏剧艺术的借鉴回顾历史,在60年代极大地推动了京剧音乐表现方式的革新与创造,把古老京剧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比如:以塑造人物为音乐形象的出发点,追求音乐节奏与整体舞台节奏的和谐、统一;追求

2、人物唱腔的性格化;体现音乐的时代感。这种种着力于音乐创作中带有根木性的突破,促进了戏曲中音乐性与戏剧性的有机融合,极大地拓展了京剧音乐表现现代牛活的能力。尤其是,如主题动机、和声、曲式、复调、配器等现代作曲技法的成功运用,中西混编乐队配制的音响效果所产牛的听觉冲击力和强烈的震撼力;极富艺术创造力的前奏曲、幕间曲等器乐曲的写作;乐队在音色、音区、音域上的对比,多声部和声织体的立体呈现等诸多方面艺术表现力的拓展,都是全新的创造。这些创造使古老的京剧达到了一次艺术上质的飞跃,“样板戏”音乐创作成就对于京剧音乐的创新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由于“样板戏”与“文革

3、”政治的联系,致使很多人至今对“样板戏”的艺术问题讳莫如深。沈利群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告诉大家,“样板戏”是众多音乐工作者集体创作的结晶。对此汪人元也指出,不要回避对“样板戏”的研究,以往的创作经验、教训,应成为今天创作的重要基石。“样板戏”辩证地认识“戏”与“曲”的关系;改变了传统戏曲中声乐与器乐极度不平衡的状态;重新解决现代戏中唱、念统一的问题;整体剧种风格的把握同作品个性化的追求等,这些音乐创作的成功经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于今天的创作仍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与此同时,对“样板戏”时期集中优秀人才集体攻关的创作方式,我们也不断然拒绝。透过科学、理性的分析

4、,我们应该看到,“样板戏”咅乐的创作方法对于今天的创作实践,仍有许多经验值得借鉴和吸收。但是,在认真总结“样板戏”音乐创作成就的同吋,也应看到其局限性和不足。“样板戏”中为表现人物形象的“高犬全”,不少唱腔一味走高咅,难度太大的大段唱腔不易在群众中流传。天津京剧院作曲家李凤阁认为,京剧现代戏音乐创作有几种模式:时代色彩音调贯穿;人物主题音调提炼与贯穿。到底用传统的“流派”唱腔贯穿,还是用人物主题咅调贯穿,如何选择,其实还有多种方式可以尝试,要因题材和内容而定。不少代表还强调,我们对“样板戏”的音乐创作方法不能生搬硬套,当前更应注重适应当代观众审美心理的需

5、求。“样板戏”创作经验值得借鉴,但它又不是唯一的模式,我们不能拘囿于一种创作模式。二、遵循传统与创新发展并举传统是一条流动的河。传统是一代又一代人创新成果的汇聚,今天的创新也将凝聚成明天的传统。京剧咅乐的发展正是在遵循I口传统与创造新传统中,不断庚续、递进,追随吋代前进,永不消歇的。南京市京剧团作曲家《胭脂河》的作曲续正泰认为,京剧传统戏程式如板式、落音、调式等基本形态较固定,而许多新创剧目的唱词已打破格律,音乐创作中就会有很大的自由度。作曲者不必严守上下句、落音等传统格律。北京市京剧院朱绍玉是一位有强烈创新意识的作曲家,他认为:戏曲咅乐的发展,应随着时

6、代审美心理而变化。近年来黄梅戏、越剧这些地方剧种广受欢迎,表明了吋代的审美需求。京剧创作剧目中不能没有实验性的、更能让年轻人接受的剧目,这是不能冋避的问题。要研究观众心理,京剧的发展,不能拒绝青年观众。江苏省京剧院作曲家汪人立指出,每一件成功的京剧音乐作品都可以让你看到,它是在传统的光华中闪烁的一个亮点。成功的戏曲音乐作品必然是新与老的对立统一体。老,即传统剧种风格和传统神韵的根;新,即作品所体现的人物性格、情感和时代气息。新与老的完美结合,构成了戏曲音乐作品独特的个性和品格。新与老的结合中“度”的把握,是作品能否成功的关键。新的不一定就是好的,但好作品

7、必定具有新意。戴英禄指出,对于艺术表演团体首要任务是创作,对于创作来说首要的是创新。有很多老艺术家在创新方面也是很超前的。如大家都知道的,关肃霜先生在《黛诺》中的那段[南梆子],糅进了少数民族民歌咅调,就是创新的范例。《红灯记》作曲也吸收了方方面面创作力量,所谱写的唱段及整出戏都是不断打磨、多方积累,最后取得了较高的效果。三、对革命样板戏的理性认识京剧兴起于清乾隆年间,至今有二百多年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为了迎合皇室成员、王公贵族、大小官吏,乃至受统治阶层审美趣味影响的当吋i般市民的喜好,一味追求高雅,已经明显具有宫廷艺术的特征;在京剧的传统剧目中,帝王

8、将相、才子佳人占了绝大多数;在表演上,形成了“唱念做打”有机结合的艺术体系;在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