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研究和护理对策

肿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研究和护理对策

ID:28335815

大小:7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9

肿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研究和护理对策_第1页
肿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研究和护理对策_第2页
肿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研究和护理对策_第3页
肿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研究和护理对策_第4页
肿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研究和护理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肿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研究和护理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肿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研究和护理对策【摘要】目的:分析肿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368例肿瘤PICC置管患者中并发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368例患者中出现感染并发症24例,占置管总例数的6.5%。结论:PICC置管后的导管相关性感染是导致非正常拔管的一个重要原因,及时预防和处理,是降低非正常拔管发生率的重要护理对策。【关键词】PICC;感染;原因;护理对策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因留置时间长、操作简单、安全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临床使用

2、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不得不提前拔除导管,致使患者的化疗难以继续进行,影响治疗效果。PICC导管的非正常拔管不仅给患者增加了痛苦和经济负担,也增加了护患纠纷隐患。PICC穿刺术后继发感染是PICC最严重、最常见的并发症,有文献拫道,此病感染致死率为3%[1]。本研究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368例PICC置管患者并发感染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护理防范对策,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PICC置管患者368例,其中男175例,女125例,年龄23—81岁,平均年龄38岁。乳腺癌94例

3、,血液肿瘤59例,肠癌52例,肺癌38例,胃癌22例,肝癌20例,肾癌15例,食管癌15例,卵巢癌12例,子宫癌10例,恶性葡萄胎6例,鼻咽癌6例,骨肉瘤4例,其他肿瘤15例。1.2方法。由我院具有PICC操作资质的护士负责置管操作和导管维护,材料选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三向瓣膜4Fr型PICC。穿刺部位依次为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在预期穿刺部位10cm以上扎止血带。先用皮尺测量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然后向下至第三肋间距离,常规消毒范围上、下直径20cm,两侧至臂缘,铺洞巾后穿刺。一般使导管尖端在第三胸椎与第四胸椎水平之间,相当于

4、上腔静脉处[2]。导管末端连接肝素帽,穿刺点用10cmX12cm的无菌透明贴膜覆盖。置管后每7d对导管维护1次,出院以后的pIcc带管患者在ncc专科护理门诊维护。2结果2.1感染情况17例患者出现全身感染:不明原因寒战、发热;7例患者出现局部感染:局部红肿,有硬块,穿刺口有炎性分泌物。18例血培养及导管尖端细菌培养阳性。有3例患者沿置管的皮下途径出现红肿,压痛。2.2结果经过精心护理,24例PICC置管患者中有16例感染症状得到控制,8例患者拔出了PICC置管并进行了导管尖端细菌培养。3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3.1原因分析3.1.1无

5、菌操作感染的风险与无菌操作的水平成正比。无论在PICC置管操作过程中还是置管后的导管护理工作中,都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这是预防感染的关键所在。3.1.2患者因素肿瘤患者化疗后白细胞降低、免疫力低下,以及有严重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患者,是易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主要因素3.1.3留置时间导管留置时间越长,皮肤细菌沿导管侵入血流的几率越高,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也增高。3.1.4其他因素全静脉营养也是导管相关的全身性感染发生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全静脉营养应由专业人员在层流室无菌配置,配置后立即输入。此外,其他危险因素还包括

6、医护人员置管时的次数,导管留置期间的专业护理水平等多种原因。3.2护理对策3.2.1防范关键在于严格无菌操作并发感染的主要因素是局部穿刺口及导管的污染,细菌主要来自皮肤、导管接头、肝素帽等,尤其是肝素帽,为重要的感染来源。此外,置管途径、置管时间及封管方式也与感染有关。局部换药、更换肝素帽、脉冲式封管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3.2.2对带管出院的患者加强导管维护的健康教育,发现贴膜潮湿或翘起时及时来院维护,不要自行处理。3.2.3注意适当固定为避免导管脱出可采用双重固定,穿刺部位除覆盖无菌敷料外,以10cm以上的胶布交叉固定于皮肤,应每天应

7、检查导管深度。3.2.4保持导管通畅因体位不当、导管反折等可堵塞导管,长期输注氨基酸、脂肪乳、白蛋白等高价营养液易堵塞导管,故要注意与常规液体交替输入,并及时冲管。3.2.5拔管时的护理拔除导管时用无菌注射器连接导管,边抽吸边拔,以防导管末端附着的血栓脱落形成栓塞。拔管后按压穿刺点5min后消毒皮肤,并用无菌敷料覆盖。3.2.6确诊或高度可疑血行感染者立即拔管,并常规做导管头端细菌培养。4小结PICC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临床输液新途径,其所致感染受诸多因素影响,往往是几种因素同时作用,规范护理操作行为,结合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综合认识导管

8、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制定相关政策,才能最大限度减少PICC导管感染的发生,充分发挥PICC导管的作用,使它能更好地为临床服务。参考文献:[1]骆小京,康继红.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NIC中的应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