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333644
大小:67.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9
《科技拔尖人才及其培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科技拔尖人才及其培养研究日期:2006・1・26来源:教育部课题名称:科技拔尖人才及其培养研究课题级别:青年专项课题学科分类:高等教育课题负责人:顾建民副研究员浙江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主要成员:董小燕王素文叶民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既需要培养各种各样的一般人才,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同时需要培养各行各业的拔尖人才,发挥带动作用。选拔和培养一批批科技拔尖人才,对于提高科技队伍素质和国家创新实力,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意义可谓重大而深远。培养科技拔尖人才,首先要认识科技拔尖人才,研究他们的成长规律和素质结构,以及大学教育与科技拔尖人才之成长的关系,据以
2、反思大学教育,革新大学教育,使大学教育更自觉地为未来科技拔尖人才的成长和涌现奠定坚实的教育基础。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分为两大部分:(1)科技拔尖人才的成长规律与素质结构研究。其包括:辩识科技拔尖人才的概念、特征和类型,探讨科技拔尖人才的成长过程和阶段模式,分析科技拔尖人才的成长因素,以及大学教育与科技拔尖人才成长之关系。此处,对科技拔尖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的总体架构和基础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并通过问卷调查对科技拔尖人才的素质结构及其形成关键期进行验证。(2)科技拔尖人才培养与大学教育改革研究。这部分着重探讨面向创新人才,拔尖人才培养
3、的创新教育理念,评述国内外大学创新教育实践,尤其是理工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探求大学创新教育、英才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与主耍策略。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法,辅以调查法、比较法和案例法。三、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探讨了科技拔尖人才的成长过程和成长因素,认为在科技拔尖人才的成长和发展中,既有主体自身的因素,又有外部环境的因素,但起决定性的因素是连系个体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各种活动,包括教育活动和科研活动。大学教育在科技拔尖人才的成长屮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的正向程度取决于大学所组织的活动及所创设的环境。——分析了科技拔尖人才的素质结构,发现科技拔尖人才不仅普遍具
4、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很强的创新能力,而且大都有鲜明的个性,具有出色的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特别是他们强烈的事业心、执着的追求,顽强的意志给人以深刻的启迪。——论述了创新教育理念,介绍了国内外大学创新教育实践,阐述了“更新教育观念,确立创新的价值取向;重建培养模式,落实创新的培养措施;改善教育环境,形成创新的教育合力"的教育创新思路与策略。结合浙江人学英才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就加强和改进大学教育提出了若干对策性建议。本研究认为,教育具有创新品质和压抑创新品质的双重力量,为使教育充分发挥培养创新品质的正面力量,须实施创新教育,进行教育创新;对于超常的优异学生,应当在科学选拔的基础上
5、实施特殊培养,以利于多出拔尖人才。——鉴于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有着质的不同,本课题专门就研究牛创新品质培养这一主题作了系统研究。基于对创新活动的基本认识,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提出了涵盖创新知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等要素的创新品质概念,认为培养创新人才既要重视认知因素,还要重视情意因素,以及环境因素,更要重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有效聚合。据此,主张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以此整合知识、能力和素质教育。从而为全过程、全方位、多途径实施研究创新教育奠定了思想基础。——根据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借鉴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成功经验,建构了由目标与任务、途径与方式、阶段与学科三维组成的
6、研究生创新教育基本模式,并从观念、制度、管理、途径、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健全教育制度、完善科学管理、改革课程教学、加强科研活动、营造创新环境”等实践建议。从而有助于理清研究生创新教育思路,指导研究生创新教育实践。四、研究成果的推广范围和社会效益本研究主要以研究型大学的理工科教育为对象,但其研究成果也适用于其他高校,其他科类的教育改革。木研究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若干篇论文发表后被有关报刊转载或被有关论著引用,两篇从不同角度围绕这一课题进行研究的硕士论文也有较高的质量。本研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并重,因而其理论认识有一定的深度,对策建议
7、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对推进大学创新教育、英才教育和研究生创新教育实践有现实指导意义。迄今,若干研究成果己经影响并渗透到本校学科建设、英才教育和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改革实践。山木课题组成员参与设计的多种英才教育形式在本校施行,在社会上取得较好的反映。并为兄弟院校所借鉴等等。五、主要研究成果目录1、21世纪科技拔尖人才培养研究和改革建议,报告,27,000字2、跨世纪研究生创新品质培养研究与实践,报告,23,000字3、知识经济与创新人才培养,论文,5,100字,《知识经济与创新》,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4、大学教育与科技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