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276911
大小:57.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9
《开展小组互助共学活动,激活数学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8-04-2510:56:08青年时代2018年7期王辉松摘要:国家新课程标准指出:小组自主、合作、探究,是学习的主要方式。“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正是这种学习方式的具体体现。随着“研学后教”课堂改革的不断升级,小组合作学习也会不断升级。本文从提高意识,创设氛围、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开展竞赛,品尝喜悦、选择内容,提高实效等方面阐述升级后的小组互助共学的一些做法与思考。关键词:小组互助共学;小学数学;兴趣;喜悦;实效任何一种学习方式推进的过程都需要不断反思、积累经验,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合作学习方式也不例外。
2、小组互助共学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合作学习之一,我尝试把这种学习方式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之中。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欣喜地看到课堂上孩子们有了属于自己的空间和时间,他们在民主的氛围中积极思考,交流碰撞,潜能得到进一步开发。小组互助共学对于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氛围,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良好非智力品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提高意识,创设小组互助共学的氛围在课堂上有效的开展好小组互助共学活动,老师有意识的培养必不可少。有的教师在开展小组互组共学时,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安排小组时随意性大;因此活动进
3、行过程中,有的组活跃,有的组沉闷;有的组效果好,有的组效果差。有的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和责任感,不善于合作,偶尔的合作只不过是好的学生抱着随便应付的态度了事,使一部分相对较差的学生失去信心和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构建合作小组时,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一般是4人一组,组长--般先让能力强、学习好,并且乐于助人,有合作精神的人当。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可轮流让每个组
4、员当一当组长,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Z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组建小组后,要求每个小组中的成员相互相接纳、互相帮助、取长补短、承担责任、积极互赖、共同进步;并适时组织一些小组游戏,使学生在游戏屮时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相互关爱的真挚情感,既学会了合作又增强了信心。在我的数学课堂中,一位考试只得30多分的学生,为了代表小组,在小组成员的帮助下,她代表了小组进行了一次精彩的小组汇报。这成功的汇报,也让她找到了在学习数学中的自信,并重新鼓起了她努力学习数学的勇气,后来她渐渐找到了适合
5、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水平。二、創设情景,激发小组互助共学兴趣在小组互助共学的课堂屮,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学生缺乏主动性,依赖性强,对小组互助共学不感兴趣,错误地认为合作学习可以滥竽充数,活动时不动手,袖手旁观;也有的学生表面上看是参与了活动,实际上却不动脑筋,不集中精力,活动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较为真实的现实情景。兴趣是激发学生有效学习的内在动机。纯机械的模仿操作只会让学生觉得枯燥和乏味。因而,在小组互助共学中,教师要尽量创设有意义的、与学生实际牛活较为贴近的、能引起学生参与
6、合作兴趣的现实情景,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小学数学教材多数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可结合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载体,开展任务型研究性小组互助共学活动。如教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认识》一课时,教师采取小组互助共学让学生自主测量圆锥的高的方式,让学生测量自己亲手制作的模型,记录数据、交流讨论、分析比较,在这个参与的过程屮,学生非常感兴趣。小组互助共学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操练的机会,而且是一个相互交流和学习的过程,学生们通过互相配合,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体会了共同攻克难关,分享快乐的愉悦。三、开展竞赛,品尝小组
7、互助共学的喜悦在一些数学课堂上,小组互助共学的活动难以持久。刚开始时学生感觉新鲜有趣,合作得津津有味。但过一阵子,就觉得没有多大意思,思想松懈下来,活动难以持续。所以小组互助共学的形式要多样化,鼓励学生合作讨论、共同探究,尝试合作学到知识的乐趣。课堂上开展小组竞赛活动,让小组打分是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好办法。让小组成员中的优等生感到为了小组的荣誉不能只顾自己学会,应该帮助差一点的组员;差的学牛来自集体的荣誉感使他们觉得不能拖小组的后丿握,应该主动学习。这样,小组内很容易产生互帮互学的好作风也给了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
8、。小组合作学习不同于强调竞争的班级授课,它使大课堂上的竞争环境转向合作环境,组内的每个同学都有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四、选择适合且需要的内容,提高小组互助共学的实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发现,很多时候学生都不愿意去进行互助共学的,学生的合作是教师强加上去。这样,互助共学的实效就会大大降低。什么样的内容适合安排小组互助共学呢?这个问题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