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261619
大小:78.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09
《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研究论证报告1.课题提出的背景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小我们就被灌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但是今天的孩子怎么了?熟读三字经,弟子规的小学生为何对于感恩如此陌生呢?其实,在我们平时的教育中,不是缺少了生活的感恩,而是缺少了感恩的生活。看似相似的两句话,其实道出了许多哲理。正如有句话所说:世界并不是不美,而是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我们的孩子也是如此,他们不是不知感恩,而是不知何为感恩,如何感恩。我们学校虽然被列为区级直属学校,但是大部分
2、孩子的父母忙于生计,无暇顾及他们,因此他们的衣食住行,大部分由自己亦或爷爷奶奶负责,所以在孩子眼里,父母只知道挣钱,而不关心他们,他们又有何必耍感恩于父母呢?其实,许多家长并不知道自己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知恩感恩的榜样人之初性本善”,对孩子的教育,决不能把全部都推诿给老师,感恩在很大程度上,它更多地体现了一种责任。通过与学生近半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学生感恩思想淡薄主要表现在:1•缺乏对父母的感恩意识。肓目的羡慕别人的父母,过多的埋怨口己的父母。2•缺乏对他人感恩的意识。对于他人的帮助看作是理所当
3、然,不知心存感激。3•缺乏对社会、国家的感恩意识。对于社会各阶层的捐助,觉得他们有的是钱,乐捐是他们的事情,是他们想捐,跟自己毫无关系。现在的小学生之所以感恩意识淡薄,冷漠,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三点:1•家长溺爱严重。事事随着孩子,满足孩子所有的需求,从不违背孩子的意愿,正如我们这里的一句俗话所说:孩了要星星,家长不敢给月亮。对孩子盲目的爱,影响了孩子的发展,误导了孩子,让孩子感到,父母的付出理所当然。2•社会影响深远。电视,电脑等高科技的不良影响,就比如简单的公交让座吧,网络上到处争议该不该让座等
4、等。3•学校教育缺乏。学校徳育知识的匮乏,教育力度不大。仅仅把一些简单的亦或深奥的理论讲授给学生,听罢亦忘罢。没有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很难唤起学生的共鸣。纵观中小学教育,其实不难发现一种现象,许多学生不是没有感恩的心,而是缺乏了感恩的环境与影响。因此,我们觉得很有必耍探究出一个有效地感恩教育的途径,为孩子的健康成长铺路,为孩子的人生奠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学会感恩,懂得回报。1.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一种高尚的道德修养,也是未
5、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需耍,国内外都非常重视感恩教育,感恩教育历史悠久。感恩教育不应该是一句空话,而应体现在行动上。可是看看当今我们的周围,很多学生成了家中的“小太阳”,而父母长辈们则成了围着这个“太阳”转的“行星”。很多学生不知道回报父母长辈的这种爱,这种付出;又怎么可能懂得感恩他人,感恩社会进而扩大到感恩自然呢?在现在孩子眼中他们狭隘的认为父母,爷爷奶奶给自己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他们又怎么会从心底感恩父母长辈呢?其实,感恩教育说的通俗些就是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爱的教育。这种爱,是一种
6、知恩冋报的爱,是一种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美德,是一个人健康人格形成的标志。因此对学生的感恩教育被提上了教育的日程,许多学校,从幼儿园到大学甚至到社会这个大学堂,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感恩教育的存在。但是大多时候,我们能够感受到的仅仅只是一些空洞苍口的理论,也不能说学生没有感触,但是仅仅一个故事,仅仅一段视频,仅仅一个报告,就能真正唤醒孩子的感恩意识、感恩情感吗?许多吋候,我们的教育一蹴而就,还没提上日程,有可能就夭折了。这是谁的错?难道面对孩子的情感意识冷漠,我们就真的束手无策了吗?到底怎样才能唤起少年儿
7、童的共鸣,并长期共鸣下去,而不是今天教育明天又束之高阁呢?到底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更好的对少年儿童进行行之有效的感恩教育呢?这是全社会都很关注的问题,更是做教育者的我们所要关注的问题。1.支撑本课题研究的重要理论素质教育理论:“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财富。”我觉得用这句话诠释当今的素质教育再形象不过。素质教育最根本的要求也是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为每一个学生的素质发展创造必耍的起码条件,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因为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
8、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着重指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个生命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素质教育重视挖掘学生的潜能,重视每个学生素质的提高,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鼓励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健全人格,学会感恩,懂得施恩,彰显美好的人性,感动和影响别人,做出色的自己。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今天,父母怎样教育孩了,明天,孩了就有可能成为怎样的人。爱心的产生,是基于个体的社会性情感需要,它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