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教案设计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教案设计

ID:28242287

大小:110.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08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教案设计_第1页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教案设计_第2页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教案设计_第3页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教案设计_第4页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教案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教案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教案设计一、  教材分析:教材版本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本节主要探索的是应用相似三角形的识别、性质等知识去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计算不能直接测量物体的长度和高度)。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了相似三角形的概念、识别及性质,在次基础上通过本课的学习将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全面应用。初三学生在思维上已具备了初步的应用数学的意识。在心理特点上则更依赖于直观形象的认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学生通过探索实际问题来体验测量中对相似三角形有关知识的应用。2、经历应用相似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全过程。 能力目标1、全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和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用数学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通过开放的设计题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创造力。情感目标1、 通过著名的科学家名句和如何测量物体的高度来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探索,体验成功的喜悦。2、 力求培养学生科学,正确的数学观,体现探索精神。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根据题意构建出相似三角形模型,从而可以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纯数学问题来解决。2、 面对已设计出来的测量方案,应注意在实际操作中所出现的错误。教学难点通过审题、思考后,如何在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相似三角形的模型。教学策略针对以上教学难点、重点的分析,本节课将应用启

3、发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相结合来展开分解难点、突出重点。始终体现以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交流为主的新课程理念,从学生的经验、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教学关键在实际生活中,面对不能直接测量出长度和宽度的物体,我们可以应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来测量,只要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相似三角形模型,再利用线段成比例来求解。 资料  二、    教学流程:流程内容呈现师生活动意图设计     一、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⑴创设情景: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       ---阿基米德   师:(出示图片)著名的科学家阿基米德曾讲过如果给我一个支

4、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我们真佩服伟人的大气,其实这个杠杆图中有着一个数学知识,而且这个知识在生活中很常见。   生:观察图片,听教师讲述。    ⒈通过图片的展示及教师的娓娓讲述一开始就把学生的视觉、听觉深深的吸引牢了。2、杠杆原理图中就隐藏着相似三角形的模型,因此可以自然的引出有关的实际问题。3、选择学生熟知的生活情景引入,激发兴趣,产生“要学习”的欲望。  二、授人以  ⑴如图,铁道口的栏杆短臂长1m,长臂长16m,当短臂端点下降0.5m时,长臂端点升高m?⑵  资料鱼, 给出模型  小明在打网球时,使球恰好能打过网,而且落在离网5米的位置上,求球拍击球的高度h.(

5、设网球是直线运动)             师:给出两个小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思考两题在解题过程中有何异同? 生:独立完成,并思考异同点。由学生来讲解过程,并分析异同点。师:两题都是通过构建相似三角形模型来解决的。目的在于既可对相似三角形的识别与性质进行有效的复习,又可让学生形成初步应用相似三角形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流程内容呈现师生活动意图设计三、抽象模型, 感受过程感受建模过程:          小结:在解决次类实际问题时,可构建相似三角形的模型,再利用对应边成比例建立等式,已知三个量去求第四个量。     师:教师利用电脑课件演示抽模过程。 生

6、:去直观感受过程,留下印象,形成经验。  要想很好的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须转化为数学问题。具体的就是构建数学模型。本题我先借助电脑来抽象模型让学生感受过程,即授人于鱼。在培养学习兴趣,逐步展开思维的同时,使学生形成将生活问题数学化意识。   师:资料     四、授人于渔, 动手实践之一               1、同学们,若有一瓶牛奶,喝了一部分,如何来测量出剩余牛奶液面的高度呢?        2、若小明在测量时,将木棒一不小心滑到了底面的D处,那又该如何测量呢?3、如果木棒底端在瓶底上的任意处,是否都可测量呢?4、在测量和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创设一个有趣的情景给学

7、生,同时,给出实践的目标。这三个问题是呈现递进关系的。并能充分的应用到相似三角形的知识。 生:以同桌合作的形式动手操作(课前已让学生准备好易拉罐、筷子、刻度尺),在操作中进行探索和思考。教师来回巡视,观察学生操作进程,然后由学生上讲台来讲解过程。 师:需测量那几个量?测量时应注意什么? 小结:在构建好模型后,成比例的四个量中,必须想方设法测出三个量才能解的第四个量。 1、本题是一道操作性强,且是半开放题型,是在前面“授人于鱼”基础上,让学生合作探索以达到“授人于渔”的效果,三个问题层层递进,直至最后规律的得出:无论木棒底端放在那里,都可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