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230662
大小:60.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8
《实施有效教学打造有效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实施有效教学打造有效课堂李红梅(莱芜市苗山镇中心小学山东莱芜271100)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注重学生的真实体验和感受的课程,教学时一定要从学生的生活中来,到学生生活中去。让学生学会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培养学生探索和说明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去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社会的真实感受;并让学生去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生活,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1.课前准备,厚积薄发课前准备是上好品德与社会课的前提条件,课前准备包括教师准备和学生准备两个方面,这里我只从学生准备这个方面来说一下。1.1课前调查;调查是学生获得真实体验的途径之一,也是课前准备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2、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到调查活动过程中去,在活动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各种信息,然后对信息进行整合,从而得出相关的结论,获得对社会的体验和感受。学生在调查之前要事先设计好调查提纲,做好充分的调查准备,这就是学生能力的一种锻炼。在学习《社会文明大家谈》一课,就要学生在课前进行调查身边有哪些文明或不文明的行为,可以为学生设计如下调查表:学生通过课前调查,了解身边的文明行为和不文明行为,在课上对文明行为和不文明行为进行评论交流,由于通过调查,学生对文明行为和不文明行为已经有所分辨,所以课堂上学生的交流才更激烈、更针锋相对。通过学生激烈的评论和交流,它们对不文明行为感到羞愧,对破坏文明氛围的行为感到气愤,对不
3、文明的做法提出批评,教学效果自然就出来了。1.2搜集资料;搜集资料也是学生进行品德与社会学习的一个重要的途径。课本有吋呈现的内容离学生生活的年代较远,比如《不屈的中国人》这一单元。学习这一单元,学生无法像在第一单元一样,通过自己的调查实践可以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因为学生无法走进战争年代去感受祖国遭受的耻辱,中国人民为了新中国的成立做出的不懈的努力和流血牺牲。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可以通过搜集历史资料,在阅读中去体验和感受。学习《不能忘记的屈辱》一一破碎的山河,学生搜集1840年以来,我国同外过侵略者签订的不平等的条约,在条约中把哪些领土划分给外国侵略者,从中体会我国的国土被分割的零七八碎,就
4、如从祖国母亲身上割去她一个个孩子一样,然后呈现清末爱国画家所画的时局图,从直观上了解祖国的土地被侵略者瓜分的情况,感受帝国主义侵略者瓜分中国的野心,学生的憎恨之情汕然而生。1.3参观访问;除了调查可以直接从社会中获得生活体验外,参观也是获得生活体验的一种方式,比如三年级《我生活的社区》这一课,可以组织学生去乡镇的社区参观,看一看我们居住的乡镇社区奋哪些设施,这些设施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采访一下社区内有哪些为我们服务的人,了解他们一天来的工作情况,可为学生设计如下的采访提纲:为我们服务的人学生可用文字、图片或录音的形式对采访的内容进行记录,然后在课上交流,通过交流学生明白自己的生活离不开各行
5、各业的劳动者。1.课中交流,明理导行有了课前充分的准备,课堂上学生的交流就会深入,学生的交流深入了,对社会知识的理解就会深刻,学生v的感受就会越深。课中交流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2.1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为了让学生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的学>」体验,而有S的地创设某种情境或仿真性练活动。在情境模拟中学生会进入到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去,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在学习《读懂爸爸、妈妈的心》吋,让学生模拟表演。周末在家帮爸爸妈妈洗衣服、洗碗、拖地等,爸爸妈妈回家时对自己说了些什么,他们的心情如何?下午放学冋家时已经很晚,爸爸妈妈如何说,他们的心情如何?让学生谈谈如果你是爸爸或妈妈,你会怎样做?通过角色
6、转换表演和换位思考,理解父母的爱心。2.2辩论;学习《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一课中提出人们在发展汽车吋,没有想到汽车污染问题吗?现在无论城市乡村,到处都是汽车,汽车带来的污染问题能解决吗?认为能解决的为正方,认为不能解决的为反方。开一次辩论会,学生在辩论中,教师加以引导,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汽车,但汽车的发展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吋,也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环境污染、噪音污染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奋没奋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就是要研究绿色能源让汽车也环保。当然这需要同学们努力学为将来研究绿色能源汽车做出贡献。在辩论中学生明确了汽车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利与弊,要想让汽车只为我们服务,
7、把污染降到最低,是建立在环境保护和节能的基础上的。2.3问题讨论;研究表明,同类型的智力启发最容易接受,知识创新的主要途径是人与人思想的碰撞。课堂上结合教材内容,扩大学生课堂思维活动的空间,开展讨论,从个人到小组再到集体,从而对问题形成共识。在学习《社会文明大家谈》一课吋,针对《天安门前的口香糖》这一现象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讨论:①假如你就是扔U香糖的游客,你可能是不经意把U香糖扔到地上,但看到报道后,你有什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