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磁共振成像诊断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基于磁共振成像诊断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ID:28228023

大小:8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基于磁共振成像诊断脑梗死的临床分析_第1页
基于磁共振成像诊断脑梗死的临床分析_第2页
基于磁共振成像诊断脑梗死的临床分析_第3页
基于磁共振成像诊断脑梗死的临床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基于磁共振成像诊断脑梗死的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磁共振成像诊断脑梗死的临床分析中献路(山丙省潞城市人民医院山丙潞城047500)【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对诊断脑梗死病变部位、诊断准确率及牛津郡社区卒中计(OxfordshireCommunityStrokeProject,OCSP)分型的符合情况符合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58例,回顾性分析其头颅MR的影像学表现,对影像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其在不同发病时间诊断的准确率及与OCSP分型进行对比。结果:58例患者

2、在72小时后均诊断明确,其准确率为100%,在6〜12小时内的诊断准确率为55.32%,明显优于同期CT诊断的准确率。检岀梗死部位78个,其中基底节区39.74%,额叶26.92%,顶叶12.82%,丘脑10.26%,其他部位病变10.26%。MRI诊断与OCSP符合率为腔隙性梗死(LACI)85.71%,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81.82%,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90.91%,后循环梗死(POCI)86.67%。结论:MRI对脑梗死患者的、病灶检岀率、诊断准确率及与OCSP分型符合率均较高,是诊断脑梗塞的最佳检查手段

3、。【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脑梗死;诊断准确率;OCSP【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9-0027-02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其具有预后差、高致残率的特点,其病死率可达到10%〜20%。其主要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脑组织局部区域血供受阻,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最终导致脑组织变性坏死,从而在临床上产生对应的神经损害的表现[1]。因此,在临床上对其准确、及时的诊断对于降低该病的病死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对于脑梗死的诊断除了依据症状、体征外,影像学检查也是十分重要的手段。其中颅脑核磁

4、共振成像的结果是最異价值的,对临床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木文探讨了58例由MRI确诊的脑梗死患者的资料,并对其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58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20例,年龄在46〜82岁,平均年龄为(67±3.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中对脑梗死制定的诊断标准[2】。既往21例患者有糖尿病病史,29患者有高血压病病史,18例患者奋冠心病病史。根据英国脑卒中的OCSP分型,本组腔隙性梗死(LACI)患者21

5、例,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患者11例,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患者11例,后循环梗死(POCI)患者15例。1.2诊断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监测其生命体征,给予对症处理,然后核实患者是否奋核磁共振检査禁忌证,如果没冇则即可行头颅核磁共振检査,本组58例入院后进处理生命体征均平稳,且未见相关核磁检查禁忌。然后采用日立0.3T永磁磁共振成像仪系统。患者取仰卧位,以听毗线(从眼外毗至外耳道的连线)为基线从颅底向颅顶进行逐层扫描,其层数设定为10-12层,层厚设定为10mm,层距设定为2mm。采用T1WI、T2WI横断面图像及T2

6、WI矢状面图像进行检查。1.3统计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使用(x-&PlUSmn;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进行表示,然后采用确切概率法对诊断的准确率进行检验。2.结果58例患者在72小吋后均诊断明确,其准确率为100%,在6〜12小吋内的诊断准确率为55.32%,明显优于同期CT诊断的准确率。检出梗死部位78个,其中基底节区31个,占39.74%,额叶21个,占26.92%,顶叶10个,占12.82%,丘脑8个占10.26%,其他部位病变8个,占10.26%。MRI诊断与OCSP符合率为腔隙性梗死

7、(LACI)85.71%,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81.82%,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90.91%,后循环梗死(POCI)86.67%。祥见表。表磁共振诊断不类型脑梗死的准确率1.讨论随着社会的发展,脑血管疾病已成为致死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其中脑梗死是脑血管中最为常见的类型。其发病急且病情变化快。尤其是急性脑梗死,苏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因此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患者十分重要[3]。在临床上,医生一般根据患者的症状及神经系统定位来推断大致的梗死部位,为初步诊断和治疗提供相对客观的依据。但是,入股要对脑梗死患者进行规范、准

8、确、系统的治,必须充分了解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及机理,并且能从客观的影像学资料上反映出来[4-6]。对脑梗塞的基础研究表明,脑组织在缺血发生几分钟后神经元细胞即出现细胞水肿,影响脑细胞膜上的Na+-K+-ATP酶的活性,使细胞内液增加,从而致细胞更加肿胀。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血脑屏障将被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