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41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41例疗效观察

ID:28184587

大小:68.7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41例疗效观察_第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41例疗效观察_第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41例疗效观察_第3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41例疗效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41例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41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中西医相结合方法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0月到2011年5月收治的41例带状疱疹门诊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中西医结合组(A组21例)和西药组(B组20例)两组。A组应用中西医相结合方法治疗,B组单纯应用西药治疗,两组均三天为一个治疗疗程。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A组优15例,4例,可:1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2%。B组优10例,良:3例,可:2例,无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5%。中西医相结合组明显优于西药组且两组差异性显著,因而具有统计

2、学意义(P[关键词]带状疱疹;中西医联合治疗;疗效带状疱疹是因一种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疾病,此病毒一般隐匿在脊髓后的根神经元中。若生气上火,感冒高烧,感染,过度劳累或机体免疫力低下时,病毒则会再次生长繁殖,且沿着神经纤维发展到皮肤,使受损的皮肤及神经出现炎症[1]-[2]。其疼痛的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短则1至2年,长则多达10年之久,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本文通过对2009年10月到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41例带状疱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观察中西医联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和方法1.

3、1临床资料:本组入选的41例带状疱疹患者,均为2009年10月到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门诊住院及随访患者。并把全部病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21例)和西药组(20例)。西药组:其中女性患者共11例,男性患者共9例;年龄29到80岁;病程为4个月到11年不等。中西医结合组:其中女性患者共12例,男性患者共9例;年龄32到81岁;病程3个月到10年不等。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因而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标准,有可比性。全部病例诊断标准如下:(1)疱疹消退后仍然疼痛且疼痛明显,甚至是无法忍受的剧痛。(2)在皮损

4、出现之前,全身感觉不适,皮肤有烧灼感或刺痛感,有时伴有疲乏无力或发热。(3)皮损严重的患者出现坏死,糜烂或血疱等。(4)丘疹、水泡皮损呈单侧分布,带状排列及基底色红。1.2方法:西药组患者均给予维生素B12、0.5mg,肌注、每日一次;维生素Bl、O.lmg肌注、每日一次。阿昔洛韦(0.2g),每日5次(口服),连续服用六日。干扰素100万单位、肌注、一日一次,连用六天。患处外用扑粉或喷昔乐韦乳膏,每日三次。对于局部出现感染患者给予头孢拉定0.5g(口服),每日3次;疼痛剧烈者加用芬必得0.3g(口服),每日两次。中西医结合组患

5、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方法同西医组)给予中药予龙胆泻肝汤(内服)。基本配方为:地龙9g,柴胡9g,栀子llg,黄荅llg,龙胆草llg,牡丹皮14g,车前子14g,泽泻16g,生地黄14g,蜈蚣1条,甘草7g。疼痛剧烈者加用五灵脂,乳香及延胡索等。便秘重者加用大黄。热毒旺盛加用蒲公英,紫花地丁及金银花等。水煎服,1剂/曰。1.3治疗效果评定标准: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优:疼痛症状消失,疱疹彻底消退或者全部结痂。良:无新增疱疹且疼痛症状明显缓解,疱疹基本上结痂。可:有少量新发疱疹或只是轻微疼痛,疱疹基本上消退。无效:疼痛症状

6、没有减轻且出现新发疱疹。2结果一个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西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中西医结合组明显优于西药组且两组差异性显著,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标准(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