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42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42例疗效观察

ID:26959740

大小:7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30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42例疗效观察_第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42例疗效观察_第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42例疗效观察_第3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42例疗效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42例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42例疗效观察葛少斌(广丙宾阳县中医院广丙宾阳530400)【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丙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2例带状孢疹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期间采用治疗方式的不同,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采用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2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为80.9%,两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丙医结合治

2、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关键词】中丙医带状疱疹止痛疗时间治疗方法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8-0204-02带状孢疹是由水痘(带状孢疹病毒)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在中医中称之为“缠腰火丹”。带状孢疹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会发生,并随着年龄段的逐渐增加,其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随之增加。临床主要表现为神经痛、皮损、伍疹等。近年来我院采用中丙医结合的方式,在带状孢疹的治疗上取得满意效果。木文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2例带状孢疹治

3、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丙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木组研究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1月-201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2例带状孢疹治患者,所有患者均表现有典型的临床体征和特征,并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按照患者治疗期间采用治疗方式的不同,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其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9例;最大年龄76岁,最小年龄14岁,平均(45.62±3.24)岁;病程1-8天,平均(4.23&plUsmn;3.09)天;皮损情况表现为腰骶部4例,胸背部10例,四肢部3例,面

4、颈部4例。观察组21例,其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8例;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15岁,平均(46.17±4.03)岁;病程0.5-7天,平均(4.19&plUsmn;2.87)天;皮损情况表现为腰骶部3例,胸背部9例,四肢部5例,面颈部4例。经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抗病毒治疗,口服阿昔洛韦,每次0.4克,每日3次;口服维生素B1治疗,每次20毫克,每日3次[2】;同吋给予阿昔洛韦软膏外用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治疗

5、。对于肝经郁热证患者给予龙胆泻肝汤辨证治疗,即栀子、龙胆草、生地、柴胡、木通、赤芍、车前子、全当归、泽泻各10克,生甘草6克,黄芩15克,大叶青、板蓝根各30克;对气滞血瘀证患者给予柴胡疏肝散治疗,柴胡、陈皮个6克,川芎8克,枳壳、香附、炒白芍各10克。给予肝肾阴亏患者贯煎加减治疗,麦冬、北沙参、川楝子、当归各10克,甘草5克,芍药、枸杞各12克,生地黄30克。将上述药剂加水煎服[3],每日1剂,分2次口服。两组患者均经1疗程(10天)治疗后评定疗效。1.3免观察指标严密监测患者的止痛吋间、止疱吋间、结痂吋间等,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情况和不良反应(痒、痛、红斑、烧灼、淋巴

6、结增大等)。1.4疗效评定治疗后患者的皮损状况基本消退,疼痛基本小时,为治愈;治疗后皮疹获得大部分消退,局部疼痛状况改善明显,为显效;治疗后部分皮疹消退,疼痛无减轻,为进步;治疗后皮疹小部分消退或无消退,疼痛症状无改善,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显效+进步。1.5统计分析本组研究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x-±s)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结果表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止痛吋间、止疱吋间、结痂吋间对照(d,x-±s)组别例数止痛吋

7、间止疱吋间结痂吋间观察组213.31±1.653.26±0.754.01±1.37对照组216.45±4.225.94±0.916.50±1.56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表2两组患者治疗1疗程后的疗效对照(n=42,%)组别例数治愈显效进步无效总有效率观察组211622195.2对照组211052480.9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2.讨论西医认为带状孢疹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免疫低下,中医认为艽病机主要为本虚标实,以气血亏虚为本,热毒、瘀血阻络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