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157615
大小:7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内镜下结肠息肉治疗术后并发缺血性肠病16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内镜下结肠息肉治疗术后并发缺血性肠病16例临床分析舒磊吴玉芳胡伟刘浩时昭红(武汉市第一医院湖北武汉430022)【摘要】目的:分析内镜下结肠息肉治疗术后并发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患者临床表现、合并症、结肠镜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16例患者中10例为结肠镜下多发息肉电凝电切治疗术后,6例为结肠镜下多发息肉氩气凝固治疗术后,16例患者均经内科治疗后好转出院,15例患者两月后结肠镜复查肠道粘膜均恢复正常,1例结肠镜复查考虑为慢性缺血性肠病。结论:内镜下结肠息肉治疗术后并发
2、缺血性肠病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少见,其症状及体征与内镜治疗术后的出血、穿孔等常见并发症临床表现相似,易误诊,如何尽早预防及诊断是术后并发缺血性肠病的诊治关键,应引起消化专业临床医师的重视。【关键词】内镜;结肠息肉;并发症;缺血性肠病【中图分类号】R322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10-0189-01缺血性肠病(IBD>是因小肠及结肠血供不足所致的肠壁局部组织坏死,并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的异质性疾病[1],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腹痛、便血,严重者可导致局部肠坏死、甚至穿孔、急
3、性腹膜炎及感染性休克,是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之一[2]。近年来随着内镜介入诊疗技术的进步,以及内镜下结肠息肉诊疗开展例数的增加,临床上术后出现少见并发症病例逐年增多,缺血性肠病具有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误诊的特点,往往延误患者内镜治疗术后的恢复及诊疗。现将我院5年来6423例经结肠镜下结肠息肉治疗术中的16例并发缺血性肠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症状、体征、诊疗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6例均为2008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男5例,女11例。年龄62~73岁,其中62〜70
4、岁12例,70岁以上4例,平均年龄658岁。16例患者均为结肠多发息肉,息内部位其中12例为直、乙状结肠息肉,2例为脾曲、2例为回盲部。16例结肠息肉直径为03-08cm之间,10例行内镜下结肠息肉电凝电切治疗术,6例行内镜下结肠息肉氩气凝固治疗术。10例结肠息肉标本病理送检冋报中,6例为腺瘤,4例为增生性息肉。术后均按照内镜诊疗术常规护理及治疗,16例患者均在术后6〜48h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经结肠镜复查确诊为缺血性肠病。12方法:冋顾性分析16例患者既往史、临床表现、内镜检查、治疗、随诊等。2
5、结果21既往病史:13例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艽中6例有2型糖尿病病史、4例有冠心病病史(2例行冠脉支架植入术)、4例有脑梗死病史(处于恢复期),3例既往体健。22临床表现:12例内镜治疗术后6〜24h出现不同程度临床表现,4例为术后24〜48h。主要临床表现为:便血(16例)、腹胀(14例)、腹痛(10例)、发热(1例),以便血、腹部胀痛症状为主,多伴粘液血便,里急后重感,便血次数频率为4〜10次/d,腹痛以左下腹部居多,阵发性,排便后可缓解,仅1例出现低热症状。腹部体征主要脐周及左下腹部压痛,肠鸣音
6、减弱。23内镜检查:16例均在出现临床症状后48小吋内复查结肠镜,10例达到冋盲部,6例乙状结肠粘膜充血水肿明显不宜进镜。16例结肠息肉术后创面均无渗血,病变累及左半结肠(16例),结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明显,伴点片状出血斑及淤血斑,符合缺血性肠病内镜下表现。其中1例直乙状结肠粘膜形成溃疡面、并附黄苔。24随诊:两月后16例患者门诊复诊,1例仍有间断左下腹部疼痛不适,其余15例无任何不适。出院60d复查结肠镜检查,15例结肠镜提示结肠黏膜基本恢复正常,1例结肠镜见乙状结肠黏膜仍可见散在点状充血糜烂,
7、局部见浅表溃疡。3讨论缺血性肠病属于肠道血管疾病,主因结肠血管血供灌注不足而致,该病发病率低,约占住院患者的01%,尤苏是急性缺血性肠病,其病死率高达45〜70%。结肠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后并发缺血性肠病的临床报道较少,尤其示内镜治疗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为创面滲血、迟发性穿孔等[3],其临床表现与缺血性肠病临床表现相似,往往导致临床医师误诊及漏诊,延误诊治。综合以上病例病史特点,结肠息内人小及内镜诊疗方法并不是引起缺血性肠病的主要诱因。对于具有以下高危因素患者,则应在内镜诊治过程尤其注意:①年龄因素:本组患
8、者年龄均大于60岁,高龄患者血管硬化明显,为缺血性肠病的好发年龄。②心血管基础疾病因素:患者多合并冇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冠心病及心律失常等,均可引起心排出量降低,诱发或加重肠道缺血,导致缺血性肠病的发生。③血液粘度因素:本组患者相关血生化结果提示均奋不冋程度高脂血症,血液粘度增高往往导致肠系膜血管的血供降低,可诱发该病。④肠管因素:肠管的生理结构变异、肠腔压力、肠道蠕动以及肠腔压力增加,均能导致肠壁的血供降低,造成性肠黏膜缺血性损害。对以上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