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医药治疗淤胆型肝炎用药规律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医药治疗淤胆型肝炎用药规律研究黄皓福州市第二医院35007【摘要】目的对中医药治疗淤肭型肝炎用药规律以及辨证施治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3月-2013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淤胆型肝炎临床患者病例78例,对其临床治疗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木组78例患者中,肝脶湿热型23例,气滞血瘀型16例,饮停心下型11例,脾肾阳虚型13例,湿邪弥散三焦型15例。分别选取茵陈蒿汤、桃红四物汤、苓桂术甘汤、茵陈术附汤、三仁汤加减治疗,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30%
2、、81.25%、90.91%、92.31%、93.33%。结论中医药对淤胆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显著,用药规律明显,临床应给予关注。【关键词】中医药淤胆型肝炎用药规律辨证施治临床疗效临床上淤胆型肝炎又被称作是毛细胆管炎型肝炎,该类患者的临床表现以黄疽为主,属于中医的黄疽范畴[1]。木次研究中出于对中医药治疗淤胆型肝炎用药规律以及辨证施治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淤胆型肝炎患者按辨证施治原则展开了用药治疗,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了评价,现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
3、的淤胆型肝炎临床患者病例,抽取其中的78例作为研究对象,毡括有男46例,女32例,年龄22-68岁,评价(43.7±12.6)岁,患者病程为1-7年,平均(3.2±0.8)年◊其中肝肭湿热型23例,气滞血瘀型16例,饮停心下型11例,脾肾阳虚型13例,湿邪弥散三焦型1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1.2方法1.2.1研究方法将以上统计的研宄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针对患者的一般资料、疾病类型以及治疗方法和效果展开冋顾性分析。1.2.2资料方法肝胆湿热型:茵陈蒿汤加减
4、:茵陈30g,茯苓30g,猪苓20g,栀子15g,白术15g,大黄10g,黄芩10g。胁肋部胀痛灼热甚加川楝子和青皮。烦躁易怒加丹皮和黄连;气滞血瘀型:桃红四物汤加减:茵陈30g,生地30g,当归20g,桃仁20g,赤苟20g,红花15g:川穹15g,川牛膝15g,桔梗10g,祝壳10g,炙甘草6g。瘀血加重加三棱和莪术;饮停心下型:苓桂术甘汤加减:茵陈30g,桂枝20g,茯苓20g,A术15g,红花10g,桃仁10g,甘草6g。咳症加重加杏仁和桔梗;脾肾阳虚型:茵陈术附汤加减:茵陈30g,白术2
5、0g,茯苓20g,郁金15g,桂枝10g,川朴10g,桃仁10g,泽泻10g,红花10g,甘草6g。腹泻重者加吴茱萸和肉豆蔻;湿邪弥散三焦型:三仁汤:茵陈30g,滑石30g,杏仁15g,蔻仁15g,薏苡仁15g,厚朴10g,淡竹叶10g,桃仁10g,红花6g,半夏6g。午后体热加银柴胡和地骨皮[2】。所有患者治疗时剂量为每天1剂,分3次U服,每个疗程为10天,连续治疗3个疗程。1.3疗效评价标准痊愈:患者主证消失,黄疽消退,且舌苔、脉象等均恢复至正常,肝功能检査结果显示为正常;显效:患者的症状得到
6、明显改善,幅度为2级(即•”号)以上,黄疽症状明显减轻,肝功能检查结果显示发生显著好转;有效:患者的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幅度在1级(即“+”号)以上,黄疽症状奋减轻,经肝功能检査结果显示有好转;无效:患者的症状未得到任何的改善,或者是改善幅度不到1级,肝功能检查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甚至恶化[3]。2结果经统计得知,本组不同疾病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30%、81.25%、90.91%、92.31%、93.33%,详见表1。表1本组患者治疗效果统计[n(%)]3讨论现代医学理论研宄证实
7、,淤胆型肝炎为肝细胞胆汁分泌器发生损伤,导致胆汁分泌和排泄功能出现一系列障碍,最终导致胆汁发生淤积[4】。在传统中医领域中,淤胆型肝炎属于黄疸范畴,病因相对复杂,不冋病例或者是冋一病例的不同发展阶段均存在很大差异,一般情况下,早期病因多为感受湿热疫毒而导致,中后期则多以正气虚为主,而后会表现出气滞血瘀,并且会贯穿与整个病程发展阶段,晚期病因则是以瘀热痰阻为主,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的不冋病因采取相应的对因治疗[5】。参考文献[1]方文贤,宋崇顺,周立孝,主编.医用中药药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8、社,2009:142-143.[2】赵春景,王芳,赫飞.赤芍对乙肝黄疸患者红细胞通透性的影响[」].中医药研宄,2009,15(05):42-43.[3】段文卓,宫海民.丹参、红花、郁金对红细胞功能的影响[」].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1(02):138-139.[4】贺江平,汪承柏.系列处方对重度黄疸肝炎消退黄疸的研究[」].中医杂志,2010,32(02):35-36.[5】潘雪飞,张长法.淤胆型肝炎的治疗与研究近况[」].医学综述,2010,6(04):179-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