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争鸣与反思

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争鸣与反思

ID:28125112

大小:78.1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7

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争鸣与反思_第1页
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争鸣与反思_第2页
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争鸣与反思_第3页
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争鸣与反思_第4页
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争鸣与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争鸣与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争鸣与反思引子“海上新梦”原创新作品音乐会是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奋力打造的一个品牌。在2007年《海上新梦I》成功推出一场音乐会的基础上,今年的《海上新梦II》又把两场高水准的原创新作品音乐会奉献给了广大音乐爱好者,分别是5月2日晚上演于贺绿汀音乐厅的“民族器乐原创新作品咅乐会”和5月7bd晚上演于上海音乐厅的“交响乐。声乐原创新作品咅乐会”。本届”上海之春”组委会副主任、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作曲家陆在易先生在《海上新梦II?寄言》中明确表达了主办方的设想:“原创,是一个城市文化建设屮不可缺少的。没有原创,何来文化艺术之繁荣?而‘上

2、海之春’历來以‘推新人、推新作’为其主要宗旨,这也正是‘上海之春’的生命力所在。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打算把‘海上新梦’逐步打造成音乐节中的一个品牌,年年推出一批新作品,争取年年有所收获,以此促进创作,推动创作,积累创作,为上海的音乐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音乐会规模的拓展以及“海上新梦”的品牌建设,反映了“上海之春”组委会对“原创”的高度重视。在两场音乐会结束后的5月8日下午,上海音乐家协会组织了一次主要由作曲家和评论家参加的座谈会,专门就本次“海上新梦”原创新作品音乐会听取各方面意见。与会者畅所欲言,展开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很自然地,讨论也引发了

3、一些激烈争论,尤其是音乐创作的大众化问题、音乐创新性与可听性的关系问题、音乐创作的现代性问题,一度成为了木次座谈会讨论的焦点。争•鸣讨论会伊始,就有发言者主张音乐创作要面向大众。国家一级作曲、演奏家屠巴海开门见山就亮明观点:“就我个人的创作来说,我对自己的创作对象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为大众服务!”并站在这一立场对某些学院派作曲家过于追求学术性而缺乏可听性的现代音乐创作提出了尖锐批评。屠巴海的观点引起了部分与会者的共鸣。一位词作家接下去说:“听音乐会的时候我总在想,同样一支乐队,为什么有些作品奏出来悦耳动听,有些就让人接受不了。我对屠巴海同志立足老百

4、姓的创作理念是很欣赏的。”非常明显,在音乐创作对象问题上,作曲家们之间存在着重大分歧,咅乐创作的诸多问题都与这一问题密切相关。咅乐评论家戴鹏海先生援引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的“为了谁”、“怎么为”的“二为”方针,认为这个“二为”方针时至今日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呼吁作曲家们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戴先生在发言中还强调了音乐创作中“有感而发”的重要性,并对音乐表现内容的局限性问题做了详细阐述,认为音乐不是万能的,并非什么都可以表现。由此,戴先生对作曲家陈钢先生的小提琴协奏曲新作《红楼梦》提出质疑,指出就这部文学名著本身内容的丰富性、思想的深刻性来说,

5、绝非一部小提琴协奏曲所能驾驭。仅仅依靠对林黛玉音乐主题的展幵来表现这么一部由几百口人、众多故事情节构成的丰富、深刻的文学作品是缺乏说服力的。针对音乐创作的大众化主张,部分与会学者发表了不同的见解,甚至还提出了一些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上海音乐学院王勇博士专门对前一天的咅乐会作了现场调査统计,从下半场开始,每个节目结束后都有观众退场,而且呈递增趋势。针对这一情况,王勇博士认为,音乐的“雅俗共赏”在现实音乐生活中是行不通的,应该承认这个现实,建议按照专业听众和普通爱乐者进行分流,变“雅俗共赏”为“雅俗分赏”。有感于当前新音乐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杨燕迪教授专门

6、就音乐评价标准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好作品的标准不是钦定的,而是由历史上最好的作品决定的。”并指出我国当前的音乐创作中存在着艺术的可听性和艺术价值之间的矛盾:“可听性强的作品,在艺术上就比较廉价;艺术价值高的作品,可听性就比较差。”不料,此言一出,立即遭到作曲家何占豪教授的激烈反对:“这是在为写不好作品辩护!老百姓喜欢的作品一样可以冇很高的艺术价值!”显然,在何占豪看来,音乐的可听性与艺术价值是不可分的,可听性是艺术价值评判的基本条件,没有了可听性,艺术价值就无从谈起。以笔者愚见,杨燕迪和何占豪尽管在艺术观念上存在冲突,但尚未构成全面对立,至少在

7、都认为好的音乐应当具有可听性这一点上,还是具有一定的内在一致性的。现今,交通、网络、通讯高度发达,使人们H益生活在一种“超现实”当中。这种“超现实”的现实生活,某种程度上使人们重又回到原始的村落状态,从而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村落文化和审美观。青年作曲家温展力从这些关于“地球村”、“超现实”的理论出发,阐述了他关于现代音乐的独特看法:“村落文化的审美特性,在我看来就是直观。如果说过去我们认为贝多芬那样的音乐是深刻的话,那么,我现在的口号是一一直观即深刻!为了表现直观,我用符号来表现。比如我昨晚的作品《是什么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如此和谐》所用的门语化的长标题,

8、就是为了达到直观的效果。咅乐可以承载画面,也可以被画面所承载。我们听到某些音乐有时会说,这个音乐就像大片一样,这就是音乐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