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吸收止血膜在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可吸收止血膜在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ID:28112249

大小:69.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可吸收止血膜在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中的应用体会_第1页
可吸收止血膜在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中的应用体会_第2页
可吸收止血膜在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中的应用体会_第3页
可吸收止血膜在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中的应用体会_第4页
资源描述:

《可吸收止血膜在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中的应用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可吸收止血膜在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中的应用体会刘剑(湖南省儿童医院胸外科410007)【摘要】目的:探讨可吸收止血膜在在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中应用止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分为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两组术后24h引流量、总引流量及拔管时间。结果:试验组术后24h引流量、总引流量和拔管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确使用可吸收止血膜可明显减少体外循环手术后的引流量,止血效果明确安全,有利于患儿术后康复。【关键词】体外循环婴幼儿可吸收止血膜止血【中图分类号】R6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5-0219-02出血

2、是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部分需要二次开胸止血,若处理不当,将直接危及生命,增加死亡率。心脏手术方法止血要求快速、稳妥、全面,既往使用缝扎等手段对大血管效果尚可但在创面广泛微小血管滲血方面常需要借助新型止血材料方可实现[1]。可吸收止血膜是近年来研发的兵有快速止血和安全降解特点的新型生物材料。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6月,在体外循环科手术中使用可吸收止血膜,用于术中止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1月在我科行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手术患儿90例,体重均≤10Kg,其中男59例,女31例,年龄2〜14月,平均6

3、.2月,体重3.2〜9.8Kg,平均5.3Kg,术前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正常,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年龄、体重、主动脉阻断、和CPB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表1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主动脉阻断及CPB时间比较(x-±s)1.2方法所有患儿均在静脉吸入复合麻醉、浅低温(肛温32°C〜34"C)、正中切口、心脏停跳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CPB采用STOCKERT-C型体外循环机和Temmo-RX-05膜式氧合器。实验组术中于撤除体外循环、常规止血完成后将可吸收止血膜-面迅速贴于心脏切口或心脏插管伤口处,用纱布在塑料外膜加压片刻,使可吸收止血膜与创面紧密相连,不留空隙。对照组

4、仅使用常规方法止血,两组其他处理条件相同,术后均常规留置心包引流管。1.3观测指标分别记录两组患儿术后24h引流量、总引流量、拔除引流管吋间,汇总以上数据后行比较分析。1.4统计学处理所脊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两组比较采用独立分组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预后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CPB吋间及主动脉阻断吋间见表1,无缺损残余漏,无严重心律失常,无死亡病例,术后心脏彩超、心电图、胸片、血常规等复查后均达到治愈标准,顺利康复出院。2.2两组患儿各观测指标间比较两组患者间术后24h

5、引流量、总引流量、拔除引流管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两组患儿各观测指标间比较(x-±s)3讨论出血是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心脏手术吋由于对心室、心房、血管缝合吋针孔常存少量渗血,需加垫缝合方可达到良好止血效果但术中过多缝合亦使组织损伤增加,麻醉手术吋间延长,患儿术中风险增加。体外循环是非生理性循环,可引起严重的凝血机制紊乱,包括纤溶调节紊乱,凝血因子消耗,抗凝物质活性增加,血小板在体外循环时不仅数量下降,粘附和聚集功能也受影响。体外循环吋间越长对凝血机制影响越大,膜肺与鼓泡肺相比,对凝血机制影响更小。体外循环结束后用鱼精蛋白

6、中和肝素,按照经验公式计算往往会发生中和不完全的情况以及肝素反跳,常常造成手术野渗血[2】。研宄中应用可吸收止血膜止血效果确切,创面即刻停止出血;该止血材料对组织表面的黏附性强,在分子水平能增强纤维蛋白原的凝固性,缩短凝血酶吋间,在人体水平形成凝胶状,压迫创面止血。可吸收止血膜的主要成分为透明质酸钠和羧甲基壳聚糖,是国内惟一整合两种天然多糖合成的固态生物可降解材料,具有止血迅速、体内生物降解、无毒、促进愈合、不增加感染概率等特点。可吸收止血膜的止血作用优于水溶性止血纱布及明胶海绵[3】。其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可吸收止血膜对组织表面有较强的粘附性,特别是粘附在出血周围的组织,吸收

7、血液后体积缩小,对创面形成压迫作用,阻止进一步出血;(2)吸收血液中的水份后使血液粘稠,减少血液的流动性,促进止血;(3)可吸收止血膜吸水后形成水凝胶,水凝胶分子中的羟基能和纤维蛋白原分子形成氢键,促进纤维蛋白的交链,加速止血,这也是生物纸加速血液凝固,减少出血量和缩短出血吋间的主要作用机制[4]。本研宄通过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对比,实验组使用可吸收止血膜在术后24h引流量、总引流量和拔管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