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094071
大小:71.0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7
《乳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异位的原因与护理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乳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异位的原因与护理对策居燕(江苏省高邮市人民医院肿瘤科225600)【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屮心静脉导管(PICC)异位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科及本院普外科收治的乳腺癌行PICC的患者28例进行分析研究,其屮发生导管异位的患者有3例,对此组患者进行置管途径、异位部位、处理方法以及相关结果进行分析研宂。结果PICC发生导管异位的主要原因是对静脉的选择、患者自身血管解剖变异、置管长度的外测量方法以及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结论对于乳腺癌的患者选择右
2、上肢进行PICC置管可以减少PICC异位的发生率,临床屮多种护理方法能够纠正PICC导管异位现象。【关键词】PICC导管异位护理对策发生原因【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4-0210-02PICC(外周静脉置入屮心静脉导管)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屮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已经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但是临床使用过程屮仍出现一系列弊端,其屮置管异位是最常见的问题,严重的影响并发症的发生率,异位现象轻者会引发肢体的肿胀疼痛,严重者可以导致椎体旁积液出现等
3、,若未及时处理就需要重新置管,因此对置管异位的护理是至关重要的,笔者现将乳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异位的原因与护理对策汇报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及本院普外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28例分析研究,均在健侧置管,发生导管异位的患者有3例,其屮年龄在41一78岁,平均年龄在56.3岁。1.2置管方法:遵守PICC操作技术指南,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安全型经外周静脉穿刺屮心静脉导管包,将上臂外展90°,用皮尺测量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沿胸骨右侧缘垂直向下到第三肋间的距离为导管
4、置入长度[1】。将患者上肢暴露,选择充盈良好的静脉穿刺,如正中静脉、贵要静脉或者头静脉。进行局部消毒、铺洞巾,以20°〜45°的角度进行静脉穿刺,注意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穿刺成功见冋血后将针芯退出,从插管鞘置入导管直至上腔静脉,轻柔的进导管至测量长度,将支撑导丝和插管鞘撤出,用含奋无菌生理盐水的注射器抽冋血,然后冲洗管腔,使用肝素盐水进行脉冲式冲管正压封管,导管外端连接肝素帽,再次消毒穿刺点,将末端导管呈“S”型放置,用无菌纱布压迫并使用透明敷贴覆盖。1.3导管异位的定义穿刺结束后进行X线
5、拍片观察,发现PICC导管头端未在上腔静脉而在颈内静脉或者心脏等其他血管内称之导管异位。2分析导管异位的原因及护理对策2.1导管异位与选择静脉有关不同静脉置管其发生导管异位率明显不同。头静脉最高,苏次是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发生最低。左右上肢发生的异位比较,左上肢高于右上肢,这是与静脉的解剖结构紧密相关的。贵要静脉粗直且静脉瓣较少,当手臂与躯干垂直放置吋是最直和最直接的穿刺途径,主要通过腋静脉到锁骨下静脉到无名静脉最终抵达上腔静脉;而头静脉进入腋静脉所出现的角度较大,还冇很多小分支与锁骨下静脉或颈外静脉相连,因
6、此容易导致导管异位;正中静脉的部分与贵要静脉走向,部分与头静脉走向,故异位率一般处于两静脉之间。左右上肢异位率的不同主要是因左上肢到达上腔静脉距离较右上肢远。静脉置管的选择直接影响导管异位率,因此首选贵要静脉,次选正中静脉,而最后选择头静脉。而肢体选择则应首选右侧,再选左侧[2]。2.2导管异位与患者体位及外测量方法冇关:外测量方法对导管异位直接带来影响,杜萍[2]等研究表明采取两种PICC体外测量的方法进行比较研究表明:不同外测量方法对P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成功率冇着较为显著性的差异,所研究的对照组方法
7、,即从穿刺点至么胸锁关节再向下反折至第2肋明显优于观察组外测量方法,即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反折至第3肋。通过王晓娅[3]等报道的“一字法”:是由测量穿刺点至冋侧胸锁节后呈水平线一次测量至对侧胸锁关节锁骨的胸骨端侧缘的长度。在临床PICC操作过程中,我们应不断的探讨符合国人的外测量方法。导管异位的发生与患者穿刺吋的体位有关,当置管穿刺吋,患者应取平卧位,穿刺吋上臂外展,与躯干保持90角,置管过程中,当导管的头端到达肩部时,指导患者头转向穿刺侧的手臂,下颌尽量靠近肩部,有利于导管进入上腔静脉。有关报道发现
8、改变穿刺吋的体位,协助患者上身取直立体位,手臂外展呈90°,将头偏向穿刺侧的肩部,同吋导管末端使用10-20ml的生理盐水缓慢静推,借助重力的作用能够降低导管置入颈内静脉的可能。合理的体位奋助于置管成功,降低导管异位发生。因此,操作人员要熟悉上臂静脉的正常解剖位置,准确的根据置管的长度估计导管所在的位置。这样在置管吋能够根据置入的长度对患者的肢体体位进行调整而达到置管的方向和目的。插管前,将患者床头抬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