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089382
大小:57.5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8
《如何把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何把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浙江省温岭市城东小学317500摘要:新课程给课堂教学特别是小语课堂带来不少的冲击,在问题不断出现的情况下,木人觉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确立以“读为主线”的基木理念,即要求通过读,既让学生“读入”(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乂让学生“读出”(将文木语言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语言),达到以读促思考、以读促合作、以读促探宄和读写互动的目的。这需要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开辟出一套适合自己更适合学生的方法。我也由自己的教学情况总结出几点感受,在读中让学生学会真正把握文章意蕴,领悟作家的写作
2、目的。木文旨在做引玉之砖。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读思新课程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不少可喜的变化,同时也衍生出了一些令人深思的现象及问题。去听别人上课,甚至是一些观摩课、公开课,发现大部分课堂形式多变,教学手段更是层出不穷,尤其是那些反复雕琢的公开课,容量大、亮点多、节奏快,使人耳目一新、激动不己。可是透过现象看木质,学生真正学到的东丙有多少?课堂上真正促进学生语言发展的有多少?追求课堂实效性的有多少?一、阅读教学的手段:以读为木1.读要有大问题的牵引。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首先就要让学生熟悉课文,那自然要用到读。不管是大声朗读还是
3、潜心默读,在熟读几遍后,孩子大多都能从原有的情感出发,或多或少地触摸到文木的脉搏,可以与文字进行简单的交流、对话,初步感受文字的温度。但要想走进文木、深入文木,真正体会作者所蕴涵在内的情感,那还需要有大问题牵引的阅读。2.读要有层次性的体现。朗读应该有个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更要有合理的梯度。每一次让学生读,除了应有不同的要求与0的,还要从易到难,逐步提升。3.读要有多样化的形式。朗读的形式有很多,如指名读、小组读、角色读、引读、伴读、齐读等。不同的文本应用不同的朗读形式,从而达到与文本更好地对话、激发学生朗读兴趣的B的。
4、除了针对不冋文本采取多样化的朗读形式之外,同一句话还可以创设不同的语境来读,读出不同的感受。二、阅读教学的升华升华之一:读促思考。让学生学好语文,不仅要学好语文的基本功,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更要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其中读,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以读促思,让学生读出文情、品出文味、悟出文意、习得文法、激活文思,并且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得到自己的感悟,自行感受到人文的陶冶,丰富自身内心世界,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升华之二:读促合作。与教师合作是阅读教学对话中的重要形式。阅读教学是一个师生共同交流合作的活动。
5、在这个活动中,教师不但要主动与学生合作,还要鼓励学生主动与教师合作,以读促合作,以合作促读,在合作中达到更好的阅读效果,并以更好的阅读效果来强化学生合作的欲塱。而与同学合作是阅读教学对话中的主要形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0的、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合作交流的环节。现在很多课上都能见到老师精心安排的小组活动,在看似热闹的活动中,却只是几个优秀学生展示个人才华的表演,而那些学习能力较弱或更差的孩子却沦落为观赏和鼓掌者。教师在设计此环节吋,应更多关注那些弱势学生,重视培养学生通过倾听、交流、合作、分享来实现问题的解决,互补有无,
6、以达到拓展学生的思维、加强情感的交流、充实知识结构的0的,激发学生学:>J的兴趣。升华之三:读促探究。阅读教学不能脱离对文本意义的解读,不能脱离语言的积累和能力的训练,更不能脱离超越文本进行探究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内容,适当地拓宽语文的学4空间,挖掘文本意义的深度,鼓励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搜集资料、调查实践、表达交流、逻辑推理、得到解决等方式,在实践中学d语文,感知语文、体验语文、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感受收获的愉悦感和充实感,从而形成客观的认识与对价值观的顿悟,自小培养出探究的
7、精神和能力。教育的0的是使学生能成为不断提出问题的人。三、阅读教学的思考沈大安先生说:“面对一个个陌生或熟悉的文学作品,通过自己的细读发现它的价值,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创造的过程。当我们从文本中发现了自己熟悉的生活、发现了人生的价值、发现了生命的真谛吋,心中会充满喜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本的细读也是在提升我们的生命质量。”由此可见,对文本的感悟首先是从读开始的,读是理解和感悟文本的前提。读的同吋还要把握文章的脉络,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主要句段,感受文本思想境界。“对于读和写,&lsqU0;阅读&rsqU0;无疑
8、是系在两者之间的一条纽带。”学生在通过反复的读后,不断去揣摩、推敲和品味语言文字,才会有对课文深刻的、独特的感悟;读完文章之后,写点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实现了由读到写的互动。参考文献[1】赖正清把握本质,坚守本位一一浙江省第六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综述.《教学月刊》,2008,2。[2】支玉恒《匆匆》教学思考.《小学语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