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085927
大小:7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8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与施工技术的工程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与施工技术的工程应用胡吉红宁夏赛马科进混凝土有限公司宁夏回族自治区750001摘要:首先明确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概念,其次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从内因和外因两个角度讨论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方法,通过结合先进的设计理念,从而减少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同时降低了混凝土生产成木,增加建筑的安全性与牢固性。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控制裂缝;内外温差.1八—一、刖g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物、高耸结构、大型设备基础、水利工程大坝等大量的山现,大体积混凝土已被广泛应用。工程建造过程中,即使建筑材料和技术在不断的革新,不可避免也会存在一些质量通病
2、,对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美观和使用功能上造成一些影响。木文仅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与施工技术进行探讨。二、大体积混凝土概念及裂缝的产生原因大体积混凝土为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不小于l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不难看出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内部和表面温差。根据混凝土温差产生的时间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混凝土浇筑初期升温阶段(内部温度持续升高,外表温度较低);第二阶段的混凝土硬化后期降温阶段(
3、外部温度下降程度较内部温度小)。三、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在商兑混凝土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控制方法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对大体积混凝土来讲,如何降低水泥的水化热是配合比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水泥水化热的大量聚积,使混凝土出现早期升温和后期降温,产生内部和表面温差。《大体积混凝上施工规范》(GB50496-2009)中的规定,大体积混凝土可采用60d或90d的强度作为配合比设计、强度评定及工程验收的依据。因此,为更好地控制水化热所造成的温度升高,减少温度应力,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前提下,应选用减水率大、保水性好的缓凝高效泵送剂,提高优质掺合料的掺量比例、采用适量的抗裂
4、膨胀剂,尽量减少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密实性和耐久性。掺入一定数量的优质I级粉煤灰、S95级磨细矿粉,由于粉煤灰颗粒呈球状的玻璃体,具冇滚珠效应,起到润滑作用,可以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提高混凝上的抗渗性。特别重要的是可以降低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热,减少绝热条件下的温度升高,掺粉煤灰和矿粉的混凝土的温度和水化热在l-28d龄期内,大致可以认为:掺入粉煤灰和矿粉的百分数,就是温度和水化热降低的百分数,可见掺粉煤灰及利用磨细矿粉的活性对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和温升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掺入一定数量的膨胀剂,起到补偿收缩作用。同吋,可根据混凝土标号,通过绝热温升
5、计算,对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进行分析。明确施工规范温控指标要求:(1)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大于40°C;(2)混凝土浇筑体的里表温差不大于25°C;(3)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大于2.0°C/d。2、明确混凝土凝结吋间:以初凝吋间为8—9h,终凝吋间为10—12h为宜。3、坍落度控制: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15?18cm),进行混凝土的二次振捣,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值,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4、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作业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四、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的施工技术的工程运用1、设汁人员在设汁阶段应充分的考虑到环境的
6、特殊性和复杂性,还应重点考虑大体积混凝土的一些特殊要求,如水化热、混凝土配合比以及浇筑温度等参数。选择混凝土的标号时,位严格的遵循项0的实际要求,如果所选用的混凝土标号过高,那么对于防治裂缝也是十分不利的。设计配筋吋建议适当的增配预应力筋,这主要是由于配备了更加细密的配筋,抗裂能力便能够得到奋效提升。进行设计工作吋还建议采用后浇的方法,从而有效的控制施工阶段的收缩应力以及温度差。2、施工过程中建议采取分层浇筑的方法,混凝土采用自然流淌,每层砼浇筑厚度控制在50cm〜60cm左右,在上层混凝土浇筑前,使其尽可能多的向外界散发热量,降低混凝土的温升值,缩小混凝土的内
7、外温差及温度应力,不致出现冷缝。根据混凝土泵送吋自然形成的坡度,在每个浇筑带的前后、中部布置三道振动器,这样通过混凝土的振动流淌达到均匀铺坍的要求。振动器的振捣要做到快插慢拔。快插是为了防止先将表面混凝上振实而与下面混凝上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填满振动棒抽出吋所造成的空洞。混凝土振捣吋间控制在15—20s,以混凝土开始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宜,并应避免漏振、欠振和过振。振捣吋插入下层混凝土表面5cm以上,振动棒移动间距控制在30—40cm,确保上下两层间紧密结合。振动器插点要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的次序移动,不应混用,以免造成混乱而发生
8、漏振,一般插棒间距40c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