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059372
大小:6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7
《人性化护理对促进产妇自然分娩的效果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人性化护理对促进产妇自然分娩的效果观察叶青歙县人民医院(安徽歙县245200)【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自然分娩率及孕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24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观察组将人性化护理贯穿分娩全程,对照组只按常规处理。分别统计两组自然分娩率和剖宫产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o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明显地降低剖宫产率,有效地提高自然分娩率,大大地促进健康分娩。【关键词】人性化护理产妇自然分娩[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
2、编号]1810-5734(2012)5-110-02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护理服务的要求H益增高,患者就医不仅关注医疗水平,更关注人性化护理服务。分娩是一个正常、特殊的生理过程,近年来,我院剖宫产率急剧上升,但剖宫产并非正常状态下解决分娩方式的一种方法,而且对妇女存在一定的损伤,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闪此,如何处理好分娩过程,直接影响到能否降低剖宫产率和产科并发症,从而提高围产医学质量。自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我们针对产妇的心理特征,在陪伴分娩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对产妇分娩进行干预收到满意效果。1资料与方
3、法1.1临床资料:研究对象共240例,均系我院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分娩的自然临产、单胎头位、孕周在37周-41周、骨盆外测量正常、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有条件进行阴道试产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200例,对照组150例。两组产妇的身高、体重、孕周、胎方位、文化程度、产前教育等一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1.2方法:对照组实施产科常规观察产程和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1.2.1树立以产妇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树立职业形象,注意言谈、举止、服务态度,语言温柔,态度和蔼。1.2.2改善分娩环境,取消大待产
4、室、分娩室,每位孕产妇待产、分娩都可以在单独的分娩房间完成。产房内墙壁及物品的颜色改成暖色,播放轻音乐,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1.2.3积极与产妇及家属沟通交流,介绍产房环境及分娩知识,讲解自然分娩及剖宫产的利弊,消除苏紧张、恐惧情绪,保持心情舒畅,树立自然分娩的信心。1.2.4实行一对一陪伴分娩,即一名助产士负责一名孕产妇的待产观察、生活护理和接生的全过程;当孕妇在潜伏期或活跃期因子宫收缩增强而难以忍受疼痛时,可根据孕妇的意愿,提供镇痛措施,鼓励丈夫参与分娩过程,在产程中给予妻子心理和精神上的支持,以便安全地度过分娩期。1.2.5胎儿娩出
5、后,对产妇表示祝贺,帮助其饮水、擦汗、做母婴皮肤接触,早吸吮。1.3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2结果人性化护理对分娩方式的影响见表1。表1显示: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X2值=9.74,P值<O.013讨论转变产吋服务模式、促进自然分娩是医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现在愈来愈多的医学界人士认为分娩是自然的生理过程,生产本身不是病,我们实施人性化护理就是让产妇及家属了解妊娠分娩的生理过程:了解阴道分娩与剖宫产的利弊;了解剖宫产不是唯一绝对安全的分娩方式,让产妇和家属“知情”选择,而避免了不必要的剖
6、宫产,对促进自然分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S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减少或降低不适的程度。人性化护理更注重给予服务对象人性化的关怀和照顾,将人性化护理运用于全程陪伴分娩中,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或消除孕妇心理或精神因素对分娩的影响。临近分娩时,孕妇的恐惧紧张是产生疼痛的重要因素,人性化护理,避免了产妇紧张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大大降低了产科并发症的发尘率。1年的实践证明,观察组明显降低了剖宫产率,而且可以降低产后大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提高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
7、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黄醒华,剖宫产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259[2]陈燕杰.产后抑郁症[J].实用妇产科学杂志,2000,16(1):13[3]黄醒华,项小英.自然分娩的产时服务模式探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7):385[4]赵家菊,徐慧琴,潘月娥.全程导乐陪伴分娩对产科质量影响的研究[J].现代护理,2004,10(96):789-791[5]韩继英.人性化护理在自然分娩中的体现[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9):227[6]刘海棠.心理疗法与分娩镇痛[J].中国
8、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2):77-7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