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肝硬化的中医证治规律探讨

乙肝肝硬化的中医证治规律探讨

ID:28055682

大小:7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7

乙肝肝硬化的中医证治规律探讨_第1页
乙肝肝硬化的中医证治规律探讨_第2页
乙肝肝硬化的中医证治规律探讨_第3页
乙肝肝硬化的中医证治规律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乙肝肝硬化的中医证治规律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乙肝肝硬化的中医证治规律探讨青岛市黄岛

2、X:中医医院266500摘要: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的中医证治规律。方法:2005年1月〜2015年1月,医院收治的524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并进行中医辩证论治,调取医院计算机病例系统,分析患者证候特征、舌脉象,治疗与转归相关信息,参阅相关文献,进行文献分析。结果:出现频率在10%以上的证候分别为疲倦乏力、腹胀、小便黄例、纳差、双下肢浮肿、身目黄染、U干IJ苦、不寐、口干、便溏、小便少、肋痛,舌质多见暗红、暗淡、红、淡,有齿痕,舌苔多见黄腻、白腻、薄白,脉相多见脉弦滑、脉弦细、脉弦;单纯证型31.33%,主要为湿热郁

3、结,复合证型主要为肝郁脾虚湿热瘀结、肝郁脾虚湿瘀互结;标木兼治占78.43%,治法为疏肝、健脾、祛湿、活血、清热、凉血等,常用软肝散结类中成药。结论:肝气郁结不舒、湿浊内生是乙肝肝硬化关键病机,肝郁脾虚、疲血阻络贯穿于始终,治疗当疏肝健脾、祛湿活血,辅之以清热解毒、活血凉血。关键词:乙肝;肝硬化;中医证治规律肝硬化是一种在肝细胞广泛变性、坏死基础上引起的,以肝脏显微组织弥漫性增生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疾病,发病率约为3%〜5%[1]。乙肝是肝硬化最常见病因,我国是乙肝大国,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高达10%〜11%,现存潜伏期患者约2000万例,调查显示约15%〜

4、45%的乙肝患者伴有肝硬化,若未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干预,可并发肝腹水、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有症状者5年生存率不足15%,肝硬化还存在恶变风险,恶变率高达20%〜25%,即使获得治疗,恶变率也可达10%〜15%,肝硬化已成为乙肝患者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2]。中医诊治肝炎肝硬化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据证候将其归为“积聚”、“鼓胀”、“黄疽”等证范畴,木次研究试以医院收治的524例患者作为研宄对象,探讨中医证治规律。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24例患者收治于2005年1月〜2015年1月。纳入标准:①临床确诊;②临床资料完整;③初次就诊,辩证分型。

5、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类型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其他原因导致的肝硬化;②并不以肝炎肝硬化为主症,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系统性疾病,如脑卒中;③不符合纳入标准。1.2方法调取医院计算机病例系统,分析患者证候特征、舌脉象,治疗与转归相关信息。参阅相关文献,进行文献分析。1.3统计学处理WPS收集录入数据资料,以SPSS18.0软件包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plUSmn;标准差()表示,若服从正太分布采用t检验,否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数(n)或率(%)表示,比较采用检验或秩和检验,以P<0.05表示检验水平。2结果2.1一般情况采集患者来自于肝病

6、科344例、消化科180例。男性401例、女123例,年龄20〜94岁、平均(53±14)岁,服从正态分布,男性年龄(51±18)岁低于女性(59±12)岁,差异具冇统计学意义(P<0.05)。以10岁为一个年龄段,男性40〜49岁、50〜59岁属于高发期,分别为89例、131例,女性50〜59岁高发有患者37例。病程5日〜44年、平均(12&plUSmn;10)年,进入代偿期79例、失代偿期445例。住院随访期间:死亡41例。并发肝癌89例、上消化道出血50例、腹膜炎与腹水27例、肝性脑病21例、肾病综合征1

7、0例。2.2证候频次出现频率在10%以上的证候为疲倦乏力472例、腹胀270例、小便黄261例、纳差240例、双下肢浮肿225例、身0黄染212例、U干U苦154例、不寐118例、口干116例、便溏88例、小便少77例、肋痛60例,10%以下证候包括腹痛40例、胃脘不适31例、头晕31例、大便干结27例、嗳气18例、发热17例、咳嗽15例、气促13例。舌质:暗红251例、暗淡89例、红88例、淡61例,冇齿痕125例,其余还冇舌嫩红、瘀斑、裂纹等舌象。舌苔:黄腻130例、白腻42例、薄白85例、黄白相间腻21例、苔少30例、薄黄腻114例、白腻45例。

8、脉相:弦滑270例、弦细109例、弦80例、细34例、数17例、滑11例、涩7例。2.3证型分布据证候、脉相舌象,辨证分型,其中单纯证型163例、复合证型361例。单纯证型中,从高到低分别为湿热郁结60例、热伤胃络31例、肝郁脾虚29例、湿热蕴结25例、其它18例。复合证型分别为:肝郁脾虚,湿热瘀结99例、肝郁脾虚,湿瘀互结98例、肝郁脾虚,湿热蕴结47例、脾气亏虚,湿浊中阻25例,脾气亏虚,湿热蕴结12例,其它合计80例。2.4治疗规律分析标本兼治411例、实则泄之105例、虚这补之8例。治疗与证型对应,常用的治法为疏肝健脾、祛湿活血,疏肝健脾、清热

9、祛湿活血,清热祛湿,疏肝健脾、清热祛湿,清热凉血止血,疏肝健脾等。使用中成药患者235例,均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