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心理学论文范文-简论护理干预对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心理状态及疗效的影响word版

外耳道心理学论文范文-简论护理干预对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心理状态及疗效的影响word版

ID:28030340

大小:49.55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7

外耳道心理学论文范文-简论护理干预对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心理状态及疗效的影响word版_第1页
外耳道心理学论文范文-简论护理干预对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心理状态及疗效的影响word版_第2页
外耳道心理学论文范文-简论护理干预对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心理状态及疗效的影响word版_第3页
外耳道心理学论文范文-简论护理干预对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心理状态及疗效的影响word版_第4页
外耳道心理学论文范文-简论护理干预对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心理状态及疗效的影响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外耳道心理学论文范文-简论护理干预对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心理状态及疗效的影响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外耳道心理学论文范文:简论护理干预对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心理状态及疗效的影响word版下载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护理干预对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心理状态及疗效的影响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存关于外耳道论文的写作者存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后进行调查,包括家庭用药、症状处理、生活习惯、复诊等4个方面,共20个理巾,总分100分,得分越高依从性越好,80分为依从性好,经预调查验证,问卷Cronbach’a系数为0.81。疗效评价:痊愈为临床症状消失,外耳道恢复正常组织结构,真菌涂片明性;好转为临床症状减轻,外耳道无假膜、黏性分泌物仍轻度充血,真菌涂片阴性;无效为症状、体[摘要]0的

2、探讨护理干预对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心理状态及疗效的影响。策略选择85例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和生活方式干预,采用SAS和SDS量表进行心理状态评估,对比两组在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率、焦虑程度及SAS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1.2护理干预两组都采用清洁外耳道、药液耳浴、红外线照射、派瑞松乳膏涂抹外耳道等门诊常规治疗护理操作,2周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生活行为干预等护理措施:(1)健康教育,以往门诊治疗操作时随

3、机进行健康教育,患者获取知识方式简单、低效,针对门诊时间紧凑、患者健康教育需求高的特点,经过医生、高年护士参与编辑的常见耳鼻喉科疾病健康知识小册子印制并在患者就诊时发放,护理操作时结合患者疾病特点进行真菌性外耳道炎相关知识介绍,并对正在进行的操作的作用、必要性进行说明,院内治疗后进行专项家庭上药和生活行为注意事项教育,将复诊时间和用药规范在小册子上进行记录,作为患者提示;(2)心理干预,在健康教育、治疗操作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倾听患者理由给予耐心解答,动作轻柔避开造成额外的不适,关注患者不良情绪,给予疏导和鼓励,结合治疗预期效果对由于耳痒、耳疼、耳闷、耳鸣、听力下降、甚至眩晕等常

4、见症状影响生活质量导致心理理由给予安慰并督促患者配合家庭继续治疗,使患者对症状不适将得以减轻抱以希望,提高依从性;(3)生活方式干预,真菌性外耳道炎与患者日常不良生活行为习惯密切相关,督促患者避开外耳道进水、掏挖外耳道,保持外耳道干燥清洁,并按时上药治疗、定时复诊,即使外耳道痒症状明显,也应避开掏挖,可采取按压外耳廓、转移注意力等方式缓解症状,症状消失仍应坚持用药直至复诊痊愈,痊愈后坚持正确的外耳道卫生习惯,避开复发。1.3心理状态调查[4]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

5、e,SDS)在首次就诊下预前和第一次复诊时进行心理状态调查。SAS和SDS分别包括20项提问,患者进行自评,计算粗分后换算为标准分;SAS72分为重度抑郁。1.4依从性和疗效评价参考MoHsky[5]研制的服药依从性景表设计真菌性外耳道炎治疗依从性问卷在1个疗程后进行调查,包括家庭用药、症状处理、生活习惯、复诊等4个方面,共20个理由,总分100分,得分越高依从性越好,80分为依从性好,经预调查验证,问卷Cronbach’a系数为0.81。疗效评价[6]:痊愈为临床症状消失,外耳道恢复正常组织结构,真菌涂片明性;好转为临床症状减轻,外耳道无假膜、黏性分泌物仍轻度充血,真菌涂片阴性

6、;无效为症状、体征持续或加重,真菌涂片阳性。随访3〜6个月,观察复发情况。1.5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6.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态影响通过SAS量表调查,两组患者焦虑率、焦虑程度及SAS总分在干预前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观察组焦虑率、焦虑程度及SAS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通过SDS量表调查,两组患者的抑郁率、抑郁程度及SDS总分在干预前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观察组的抑郁率、抑郁程度及SDS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

7、表2。表1两组焦虑率、焦虑程度及SAS量表总分比较注:*为干预前两组比较;#为干预后两组比较表2两组抑郁率、抑郁程度及SDS量表得分比较注:*为干预前两组比较;#为干预后两组比较2.2两组治疗依从性和疗效比较两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x2=10.284,P〈0.05),观察组疗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x2=4.991,P〈0.05)。随访3〜6个月观察组2例(4.65%)复发,对照组6例(14.29%)复发,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4.2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